一连好几日,刘伟达就像丢了魂似的,提不起一点精神,做事丢三落四。王桂花知道刘伟达肯定有心事,但他就是不说。她想用小孩来诱开他的心结,可这也是徒劳。女儿一岁了,常会爆出甜甜的笑,可就是这样,也只能唤出刘伟达一个比哭还难看的苦涩的笑。
他会走上去摸一下女儿的脸,然后就转开身默默地离去。
这到底怎么了,王桂花的心沉入了黑暗。是不是他变心了,有了外遇?这不可能,王桂花头摇的像拔郎鼓。那到底是什么事,让他像变了一个人似的,王桂花陷入了极度的沉思之中……
刘伟达仍是上午去上课,下午到外面瞎转。这哪里是上课,简直是害人。学生们常哄堂大笑,甚至有的学生断言:
这个大头老师,脑子肯定受到了刺激——坏了。
他不能再像原来那样,躺在床上,跟自己的命运抗争了。这样会引起王桂花的疑心,也会引起她的痛苦。
下午,刘伟达常发疯似的窜上学校后面那座平常无人问津的山头。在那山头上,他不停地奔跑、吼叫,直到筋疲力尽了,才会坐下来。
可一旦坐了下来,那失去的一万多元钱,就像座小山一样,向他迎面撞来,仿佛要将他撞的粉碎。
不能坐,还是要让身体疲倦,让思想麻痹。可这能做到吗?肯定不能!一定要将损失补回来。可用什么方法呢,又到哪儿去补呢?
这两个问题,近日来一直萦绕在他的心头,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心直往下坠。
……人一旦到了绝境,常会有一些惊人的想法。多日的冥思苦想,刘伟达心中豁然开朗,到南方去,不是说那里遍地黄金吗!可孩子还太小,刚刚才一岁,自己拍拍屁股走了,王桂花怎么办?孩子又怎么办?
……这又使他陷入了进退两难之中,一时不能自拔。
他是爱王桂花的,只是这种爱,肯定不是心尖上那种颤抖的爱。
刘伟达仍在犹豫。到南方去?留下来?这两种想法一直呈麻花一样的胶着。一会儿到南方去占了上风,一会儿留下来占了上风,就在他痛苦的无法决定的时候,一件突发的事,让这个疙瘩瞬间解开了。
有人来上门要钱。刘伟达借了他的钱,说好一个月就还。
这是有利息的钱,他进农药前救急时拿的。这人就是本校的老师,平时省吃俭用,非常谨慎。他攒下的钱,只拿给他信得过的人,赚一些利息。在那个年代,能放印子钱的人,不可能温和,也不可能讲面子,锱铢必较应是这种人的特质。
刘伟达不按时上门还钱,他就找上门来催要。可现在囊中空空的他,拿什么还!那人说了一些难听的话,约定了下次还钱的时间,然后就绷着一张脸,极不高兴的离去。
这使人太难堪了,刘伟达杵在那里,脸上的颜色就像漫画般的不停变幻。王桂花一个疑惑的目光,更使他难堪到了极点。
隐瞒不下去了,刘伟达将事情的经过全盘的告诉了王桂花。
王桂花哭了起来,不停地用拳头捶着刘伟达的胸脯。她是为今后的日子哭,也是为刘伟达承受的巨大痛苦而哭……这个冤家,怎么就不和她商量一下呢?
……
王桂花的恸哭,债权人阴霾的脸,促使刘伟达下定了决心。
那是个薄雾蒙蒙的早晨,他怀揣了二百多元钱,不辞而别,独自一人坐上了去南方的列车。当然,这出走的日子,他也是算计好了的,就在学校发工资的前一日。这样,他走了,王桂花领了两人的工资,生活不会有影响。
这就有些心硬了,年青的妻子,襁褓中的孩子,怎么就狠得下这心!可话说回来,哪个成大事者,不是铁石心肠。项羽要煮刘邦的父亲,为了不使自己陷入绝境,刘邦竟说要分一杯父亲的羹。
只有这样的铁石心肠,弱小的刘邦才最终打败了强大的项羽,成就了伟业。
刘伟达拍拍屁股走了了。可他这一去,王桂花立即傻了眼,对他的去向竟然一无所知。
这老婆当的,连丈夫这么大的事,竟然一点蛛丝马迹都没看出来。这要么她就是个粗心的人,要么就是不愿多烦神,要么就是太信任了刘伟达。要是她稍稍的留心一下,下午刘伟达经常的不在家,总可以问一下,他去干了些什么。就是不问,凭女人灵敏的鼻子,也能嗅到点什么特殊的气味。可这个傻女人,居然是一无所知。
几天过去了,刘伟达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王桂花就再也制不了自己的情绪了,她就像孩子似的“呜呜”大声哭了出来。
学校中早就有人在议论了,那个没有按时要回自己钱的那位老师,整天哭丧了一张脸,愤愤地说上一句:“人真不可貌相,看起来这么忠厚的人,也会玩阴!”
这话中肯定有话,也知道说的是谁,就怂恿他把话说清楚。
即使别人不怂恿,这个老师也会憋不住,迟早要说出来。因没到手的钱,使他的心始终在痒,在酸,在痛……
这个老师后来去王桂花家闹过几次,搬走了她家的电视机。
这当然是后话了,这说明人情在金钱面前,何等的不堪一击!
就在王桂花痛苦不堪的那些日子里,学校中的议论声达到了高潮。
有说刘伟达被抓了,有说他出去躲债了,有说夫妻为此发生了暗战,他赌气出走了……莫衷一是。当然,还有说的更绝,这肯定是夫妻俩在唱双簧,演戏给别人看,这其中肯定有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