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思明自从那一日送安禄山“一路走好”之后,就带着嫡系人马保护着高尚、安庆绪第一个脱离了大营,将安禄山,和其余叛军将士,全都留给了谢三郎的淮南军。
等到他们跑到了相对安全的地方之后,史思明却主动叫停了队伍,跟高尚商量,安禄山虽然死了,但是咱们还要继续努力建设“地上佛国”呢,无论如何,也得挡住淮南军啊,要不然的话,咱总不能把“地上佛国”建立在塞外吧?这样,请高尚坐镇,打出安庆绪的旗号,尽量收容溃败的叛军,而史思明自己前往平原郡去找蔡希德,收取他手上的一万雄兵,将所有力量都集中一下,好应对接下来的战斗。
高尚听了觉得有理,便点头应允。
他却没有想到,淮南军是收兵回城了,但是大唐其他将领却冲了上来,实打实地说,以当时相州的情况,根本扛不住大唐的数十万大军,恐怕只要唐军出营,估计都不用攻城,相州城内的叛军,当场就得投降,那几天,高尚简直是天天睡不着觉啊,生怕身边有谁一时心动,直接砍了他的人头去投降大唐军。
好在,不知道问什么,唐军围城十日,竟然一兵未发。
如今,史思明的兵马到了,不但带回来蔡希德的一万大军,还不知道如何从河北地又搜刮出来一万多人,且不管战斗力如何,反正看着是兵强马壮的……
最困难的时候,过去了!
纵然现在叛军的实力,也比不上相州城外的数十万唐军,不过终究有点一争短长的底气……
而唐军这边,关于叛军来援,九大节度使,包括刚刚被推举出来的监军鱼朝恩,谁都没当回事,一共才来了不到三万人,跟我们六十万人,怎么比?
他们不但不担心,反而有些欣喜,史思明跟蔡希德都来了,正好,给所有叛军余孽来个一锅端!
在所有唐军将领都不以为然的时候,新任监军鱼朝恩,也不知道是要自己找一找存在感还是要明确一下自己这个监军的身份,竟然给九大节度出了一个主意对相州城围三缺一,然后猛攻,逼得安庆绪、高尚等人带着相州城内的叛军突围出城,与城外的史思明叛军汇合到一起,唐军便可以利用数十万的人数优势,将所以叛军都包围在一起,逼得叛军出面与唐军决战,由此一战而定!
九大节度使一听,这所谓的计谋本身没有什么太高明的地方,不过放在眼下,实在是太合适了,不但充分利用了唐军的人数优势,还真正满足了所有人隐藏最深的心思毕其功于一役!
好,就这么办!
就这样数十万唐军,故意放任安庆绪、高尚,带着叛军离开相州,与城外的史思明汇合到一起,挑选了一个黄道吉日,准备一绝死战。
鱼朝恩也有意思,也不知道是真有什么奇招,还是真心惧怕谢三郎,怕战场上刀剑无眼上了谢直的亲大哥,在九大节度使排兵布阵的时候,一力主张将九大节度中战斗力最为强横的陇右兵,安排在淮西节度使鲁炅的后面,还美其名曰“破鼓不用重锤”、“杀鸡焉用牛刀”,把陇右兵放置稍稍靠后,等淮西军与叛军战局焦灼的时候,再请养精蓄锐多时的陇右军突入战场,正好能够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
郭子仪自然不干,狗屁“一锤定音”!现在叛军还不到三万人,就算高尚把相州城中的残部全都带了出来,连带着民夫都算上,也不到五万人,这个数量,也就是跟鲁炅的淮西军数量仿上仿下,真在战场争锋的话,鲁炅要是狠点,一个人就全办了,我陇右军再往上冲,干啥去?帮着淮西军看管俘虏不成?
但是,郭子仪终究是一个人,就算谢方一直在旁边帮腔,却也吵不过暂时都联合起来的其他八大节度使,到了最后,不得已之下,郭子仪只得无奈同意。
就这样,九大节度使陈兵数十万,准备将叛军一网打尽!
结果,等到列阵待战的时候,九大节度使这才发现,他们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
没有指挥官!
“领头人”虽然让他们弄出来了一个宦官当监军,但是对人家的要求就是记录军功、调节矛盾而已,现场指挥战斗,可不是人家的职责,再说了,以他区区一个宦官,就算是真要指挥的话,九大节度使也都不敢听啊……
怎么办?
没有就没有呗!
左右叛军一共就那么点人,其中一部分才刚刚遭遇了十天的围城,那士气得低落到什么程度?还拿得动刀子吗?不用指挥官,就以唐军现在的实力,各自为战也不打紧……
结果,就在唐军各级将校还在慌乱中给自己打气呢,叛军就发动了冲锋!
不同于唐军九大节度大部分都是文官出身,叛军如今的军权就掌握在史思明的一个人手中。
高尚相信他,安庆绪抢不过他,没有人能够掣肘他!
人家史思明,也是在战场上摸爬滚打了几十年的一员悍将,虽然在幽州方镇时代,一直被安禄山死死压抑着,但是这并不能掩盖人家本身在军事上的才华,说句不好听的,即便安禄山还活着,不见得在军阵之上能够胜过史思明!
这样的史思明,在没有了安禄山压制之后,在战场上将要绽放出什么样的光彩?
八月十三,史思明率领区区不足五万的残兵败将,对阵九大节度使领衔的数十万唐军,在战争伊始,就敏锐地发现了唐军列阵略显混乱,随即,果断下令,全军出击!
孤注一掷!
事实上,史思明,赌对了!
等他率领五万叛军冲上来的时候,唐军内部还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
唐军顿时无措!
尤其是首当其冲的淮西军,更是不知道如何是好,好在,淮西节度使鲁炅也是一员悍将,知道这个时候指望谁都没用了,“自救者”,“天”才能“助之”!向前,冲锋,只有搏命,才能有命!
就这样,淮西军数万人马,与叛军不到五万人马拼杀到了一起。
节度使鲁炅,更是身先士卒,手提一条马槊,亲自率领侍卫营冲锋在前,一举带动了整个淮西军的士气,节度使都冲了,咱贱命一条,怕啥,上!
双方人马顿时混战在了一起。
客观地说,虽然史思明在战场之上的敏锐程度非常难得,但是也有些无力回天。
他麾下的兵员情况太差了。
这所谓的五万叛军,一部分人就是史思明和蔡希德刚刚在河北地搜刮来的民众,刚刚放下锄头、拿起刀剑,就置身十万人的战场之上,别说什么战斗了,就是能拿稳了手上的兵器,都算是难得,至于另外一部分人,基本都是安禄山从范阳带出来的老兵,他们都太累了,从五月初五折腾到了今天,三个多月了,行军、打仗、被追、被围,如今又要奋勇向前搏命,怎一个辛苦了得,哪里比得了一直以来养精蓄锐的淮西军?
如果按照正常发展的话,即便淮西军算得上“骤然遇袭”,但是在节度使鲁炅亲自带队冲锋的情况下,说不定就像所有唐军将领预想的那样,单单凭借淮西军,就能彻底拿下叛军,将史思明等人一网打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