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和翻到七月的出库凭证,上面记着一笔调拨辽东军粮一千六百石,军粮种类为八成稻米与二成小麦。明代军粮分为三种,边军吃的有稻米与小麦,马匹牲畜吃的有黑豆燕麦,还有一种就是运夫吃的,主要是小米黄豆等杂粮。按照津富仓的记录,在今年六月份一共入库夏粮四千三百零六石,其中大部分为稻米,一部分为小麦,这些粮食在七八两月多次调拨辽东,到了九月就已经清空了库存。
赵和看了看并没有什么不妥,边上徐有光也解释道:“赵大人,九月份朝廷下发了公文,要卑职清空仓廒准备收取秋粮,所以九月份出库的粮食多了些!”
赵和并没有说什么,而是合上账本说道:“徐大人,你派人去将码头上的签票拿来我要看看!”
签票就是运粮食的漕船签到簿,漕船属于扬州的漕运总督管理,都是国家单位自然不用给什么酬劳,但漕船在天津这卸下粮食要拿回去凭证抵消费用,所以就算仓廒的账本在怎么作假,这个签票可做不得假,这与漕船的效益是挂钩的。
徐有光没想到赵和这么懂行,以前来查账的户部官员,都是看进出库凭证,还没有人要看码头上的签票。现在赵和要看,这样可麻烦了。
徐有光斯斯艾艾的说道:“赵大人,那些运夫漕丁都是些粗人,可能签票上记得并不完整,这东西看不看也没什么用处!”
赵和听徐有光这么说,一瞪眼睛问道:“怎么?本官做事还需要你教吗?”
单世俊看遮挡不住了,赶紧上前解释道:“赵贤弟,你也知道咱们这疏于管理,可能签票有些遗漏也是正常!”
赵和一笑:“这一点请单大人放心,下官也当过粮长,知道基层的事情,所以不会特意为难兄弟的!不过如果缺失严重,本官要汇报给中丞大人,请中丞大人行文漕运总督,看看这帮废物漕丁到底想干什么?”
签票与漕丁的经济效益挂钩,他们要这东西回去领工钱,如果天津这边传过去消息,签单没了,你们这帮漕丁的工钱也就没了,那这帮漕丁还不将徐有光扒了皮?
想到这徐有光知道在拖不下去了,只好出去将码头上这半年的签票拿了过来,交给赵和观看。
赵和只翻看了六月就发现了问题,六月一整月入库漕船二百三十六船,朝廷的漕船规制都是一样,一船可以装载二百石粮食,也就是说六月一个月就入库了四千六百多石粮食,更不用说五月和七月了,赵和估计了一下,整个津富仓在五六七三个月共入库粮食八千多石,与他们账本上记载的少了正好一半。
津富仓在独流这些军储仓中算是中等了,一个津富仓就能少了一半的粮食,其他粮仓更不用说了,赵和估计每年要有十万石的粮食被这些贪官污吏倒卖,然后进入各级官员的腰包。
赵和翻看完签票,笑着对徐有光说道:“徐大人,你看现在怎么办?你是自己独抗呢还是供出你背后的主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