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他就是故意要这端方古板的卫仲道崩人设,拿捏了这个,他足足能笑兄弟一年。
“咳。”卫枢端茶送客,颇有些翻脸不认人的架势,“我知道了,不送。”
虽然听起来有些奇怪,不过也许有用?
他决定暂时抛弃“君子远庖厨”的圣人之训,回府悄悄研究一下《食经》。
慕守安“啧”了一声,也不多留,算是欣赏够了卫仲道别别扭扭的样子,起身欲走。
他那一角玄黑的衣袂还没来得及碰上门槛,忽然听到门外差役的行礼声:“参见太子殿下。”
慕守安下意识地回望卫枢的反应,却看见这人眉头都没动一下,四平八稳地翻阅着公文。
他暗道一声“假正经”,走到门槛的脚又收了回来,自个儿在堂上找了个位置,好整以暇地一坐,等着太子前来。
西北赴任在即,至于陛下为什么点了他去西北,慕守安心知肚明,无非是要他肃清边军中的太子势力,给不知道哪里想不开,偏要在边军中搅风搅雨的东宫一个警戒。
既然这样,他还非得在这里瞧个明白,许久未见的东宫风姿。
贺之年抬手挥退了随侍的小黄门,笑吟吟地扶起两位拱手揖礼的臣工,一派平易近人的仁君之色。
他似是没想到在兵部衙门碰上了慕守安,有些诧异道:“久仰将军大名,听闻将军今日才被父皇自威宁召回,本宫便在这儿得见,真是意外之喜。”
慕守安打哈哈:“得见殿下,才是臣下的荣幸。臣在这瞻仰太子殿下,不耽误您与卫大人谈论公事吧?”
果真皇家无长幼,东宫不过十三,说话之间都有了滴水不漏的气度。
贺之年朗声一笑,明黄色的外袍折射出耀目的光辉:“不耽误,本宫来寻卫大人不是为着甚么秘辛,慕将军听听也无妨。”
三人依次落座,卫枢老干部似的抿了一口茶水,等着贺之年开口。
“大理寺卿简大人,二月间遣人去往西北提审一干罪眷,估摸着再有半月,罪眷即将入京。本宫受父皇之命协理此案,特地举荐了卫大人,自宣武门,同本宫一起械押罪眷入城。”太子一派提拔臣下的宽仁。
“呲——”
卫枢手中的杯盖在青瓷盖碗之上发出了刺耳的摩擦声,他不作声地放下了茶水,起身对着一身明黄的太子应道:“臣领命。”
太子身量尚未张开,堪堪到卫枢的肩头。身形之上的巨大差距让他不得不放弃了拍拍卫大人肩头的打算,改为口头的鼓励:“大人才能肱骨,您既应了,本宫三月十五便在宣武门候着卫大人。”
他复而对着一旁没得台词的慕守安告别:“两位大人,事情既然已经交代完毕,之年一介闲人,便不打搅两位处理公事。”
“恭送殿下。”慕守安拱手行礼。
待得太子贺之年一行出了值房,他终究是忍不住凑到卫枢的近前打听:“太子这是何意?”
卫枢屈指挑开狼毫的笔锋,捏着笔在砚台上蘸匀了墨,垂着眼帘答他:“岳父坐镇大理寺,太子没得机会在入城后做手脚。八成是想着釜底抽薪,把上京的罪眷灭口。”
“那为何非要你跟着?他不觉着行动不便?”
“我早便在朝堂之上公开做了陛下的良弓,带着我反而不易引起怀疑。若是在我面前上演了一场苦肉计,说服力倒也高了不少。”卫枢轻笑一声,长睫在下睑上投射出根根分明的阴影。
不顾慕守安的惊诧,他运笔自如,手下似有万钧之力,势如破竹的在宣纸之上落下几个大字。
慕守安好奇地探头去看,差点一口气没喘上来。
那纸上大刺刺的写着《卫氏食经》四个大字。这端方了二十几年的卫仲道真把他随口胡诌的话当真了不成?
震惊的骑骠将军试图摇醒自个儿的好友:“仲道,你不想想三月十五的打算吗?那可是好一场恶斗。”
卫枢悠悠地寻了个书封,极为珍重的把他新鲜出炉的《卫氏食经》放进去,抽空回复好友的困惑:“你在京郊领的三千亲兵是吃干饭的不成?”
“不是……”慕守安坚决制止好友的无赖行径,“未有虎符,不得擅自调兵。”
“京郊百里恶龙山匪盗横行,慕将军大可以请一道旨意,给您的亲兵一个立功的机会。”
“……”您可真老谋深算,慕守安咬牙。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朝中有令,百官无事不得玩忽职守,慕将军还是速去练兵吧。”不要再在这里打扰本侯研究《食经》。
卫侯爷第一次当值摸鱼真是无师自通,面不改色地赶走喋喋不休的好友。
“行,行,行,我走还不行吗,遥祝卫仲道早日在红案白案之上学有所成。”慕守安不怕死地留下一个挑事儿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