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灵)帝刘宏站起身来,随手一挥道:“好了,今天就先到这吧,散会!”
张让将皇甫嵩的奏简卷起拢在袖子里,跟在汉(灵)帝刘宏后面离开了。
百官一看。得!都散了吧!朝会昏昏欲睡的,回家喝杯茶汤提提神。
当然,也有那精神的。
【某官员:杜大人,听闻近日樊楼新到一批汉华佳酿,你我不如同去品鉴一番如何?】
【杜官员:林大人果然消息灵通,杜某可是今早才得知的啊!】
【林官员:哪里哪里,我也就好这一口,所以让下人时常留意。】
【另一官员:咦?竟然有好酒?同去,同去!】
【……】
皇甫嵩立在大殿中央,看着百官纷纷离去,不由得挺直了腰杆。
哼!
胸中自有正气在,何惧坎坷且独行!
倒是有一人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叹气道:
“唉~,义真,你今天不该上书的~”
皇甫嵩转头一看,原来是自己的好友谏议大夫、都亭侯朱俊[3]。
他摇了摇头道:“公伟,食君之禄忠君之事,陛下简拔我于微末,我自当效死以报之,何惜名乎?”
朱俊叹服道:“义真真君子,吾不如也!”
汉(灵)帝刘宏转身来到他心爱的西园,但是却被朝会弄得没有了享乐的心情。
“唉!让父,你说这个皇甫义真,尽会给我找麻烦!几个乱民派个人去不就得了?非要提什么解除党禁,这党禁也是这么好解的?!那些党人不当官都不安分,要是当了官不更是吵得朕头皮发麻?我看这党禁是解不得。”
嘿!这是在试探我呢!看来咱们这个陛下也不是个省油的灯!不过我张让岂是那么容易中招的?!
张让微微躬身道:“陛下,皇甫嵩是您一手提拔上来的,忠心方面自是无忧。奴才担心的是他会不会是受人挑拨,中了有心人的圈套。”
刘宏一听,我叉嘞!有道理啊!万一这是党人的奸计呢?
他脑中转了又转,始终拿不定主意。
张让见状又提议道:“陛下,不如召吕强[4]过来问计。”
刘宏一听是吕强,心里就有点犯膈应。
这个吕强,本事是有,可惜为人有点耿直,经常弄得朕下不了台。你说说看,同为中常侍,你怎么就不能像让父这般贴心呢?
“让父,非得让他来么?”
张让答道:“吕中常为人中正,素有智计,听闻就连百官也颇为叹服。”
他这是偷偷地给人上眼药呢!
当然,这也怨不得我张让无情。谁叫你吕中常大名在外,鹤立鸡群,瞧不起我们这些爱财之人呢?!
汉(灵)帝刘宏想了想,叹了口气道:
“那就让他过来吧~”
——————————
注1:汉灵帝刘宏极其宠信张让、赵忠,曾公开说:“张常侍是我公,赵常侍是我母。”称为“让父”、“阿母”。
注2:皇甫嵩,字义真,汉末名将。安定朝那人,度辽将军(皇甫)规之兄长之子也。父节,雁门太守。嵩少有文武志介,好《诗》、《书》,习弓马。初举孝廉、茂才。太尉陈蕃、大将军窦武连辟,并不到。灵帝公车征为议郎,迁北地太守。
黄巾乱起,嵩建言解除党禁,拿出中藏钱、西园厩马,以赐军士。帝从之。于是发天下精兵,博选将帅,以嵩为左中郎将,持节,与右中郎将朱俊,共发五校、三河骑士及募精勇,合四万余人,嵩、俊各统一军,共讨颍川黄巾。
注3:朱俊,亦作朱儁,字公伟,汉末名将,会稽上虞人也。少孤,母尝贩缯(丝织品)为业。俊以孝养致名,为县门下书佐,好义轻财,乡闾敬之。后太守徐珪举俊孝廉,再迁除兰陵令,政有异能,为东海相所表。
光和元年(178年),即拜俊交阯刺史,令过本郡简募家兵及所调,合五千人,分从两道而入。既到州界,按甲不前,先遣使诣郡,观贼虚实,宣扬威德,以震动其心;既而与七郡兵俱进逼之,遂斩梁龙,降者数万人,旬月尽定。以功封都亭侯,千五百户,赐黄金五十斤,征为谏议大夫。
注4:吕强,字汉盛,河南成皋人也。宦官中的奇葩!见载于《后汉书·宦者列传》。
少以宦者为小黄门,再迁中常侍。为人清忠奉公。灵帝时,例封宦者,以强为都乡侯。强辞让恳恻,固不敢当,(汉灵)帝乃听之。
曾上书劝谏汉灵帝罢免奸宦,减轻奢侈程度,又劝阻汉灵帝在河间故国解渎建立宫殿,又言外戚四姓和宦官公族建造别墅豪宅,有违制之举。且书中为蔡邕和故太尉段颎(音同囧)鸣冤,劝汉灵帝为他们平反。帝知其忠而不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