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平民百姓的无奈和困苦。
汉朝时期,赋税是按人头划分,豪强家中土地千倾,赋税却和普通百姓一样多,这种不平等的制度,已经融入到整个社会,不仅豪强世家习以为常,就连平民百姓也适应了这种剥削,从没有想过反抗,也没有觉得这有什么不对。
吕司侧耳倾听,很快弄清楚来弄去脉,大汉各地遭了灾,官府不仅没有放粮赈灾,反而因为税收不够,剥削得更加厉害。
徐州靠近河岸,旱情不是十分严重,故而,官府加重税收,以此来补充各地赋税减少的损失。
现在七月还不到,八月秋收过后,肯定还要再缴一次赋税,官府简直不给百姓留活路,难怪太平起义,声势会那么好大,官逼民反,民,还能怎样。
吕司静默地想着心事,孩子们在地上一笔一划认真习字。
杨许写了一会儿,突然扔掉手中的树枝,抬头看向吕司,很认真地说道:“老大,我不想继续读书了。”
吕司愣了愣,杨许一直很聪慧,学习也非常认真,他原以为最先坚持不住的,应当是杨起才对。
吕司蹙眉问道:“为何?”
杨许抿了抿唇,眼中闪过坚定的神色:“老大,我想加入太平道。”
这一刻,吕司心里是愤怒的,他不想相信,自己辛苦教导出来的孩子,居然会加入太平道,虽然教导孩童读书只是系统任务,但是教导了那么长时间,哪能没有感情,杨许的话,让他感觉到了一种深深的背叛。
“你疯了,你才十岁,学人家加入太平道,你这样的小孩子,谁会任用。”
杨许毫不犹豫地说道:“老大比我年纪还小,我认字,我能有用,太平道大仁大义,乃我心之所向,我想当一个有用的人,吾愿为了太平而奋斗。”
吕司气得火冒三丈,忍了又忍,压住心里的火气,暗想杨许家里是否出了变故,前天他还好好的,今日怎会突然想要加入太平道,吕司放低了声音,尽量语气温和地问道:“家里可是有何难处,我既是你老大,便当为你分忧,若有难处,尽管直言。”
杨许摇头,微微笑了起来,脸上的表情充满向往:“我想加入太平道,我爹也在太平道,大贤良师是好人,解救我们贫苦百姓,老大曾经不是教导过我们,人活着不能浑浑噩噩,必须要有所坚持,必须要有自己理想吗,为了理想而奋斗,吾甘之如饴。”
吕司怒容满面,心里像是有一团熊熊烈火在燃烧,敢情自己教导他读书习武还错了,然而,反驳的话,吕司怎么也说不出口,因为他看见了一个充满向往的少年,杨许眼中飞扬神采,倔强的脸上流露出坚定不移的神色,那是他对未来美好的憧憬。
那是一条必死之路,吕司想要怒吼,话到了嘴边,骤然堵在了嗓子眼,吕司发现,周围的几个孩子,除了杨起大大咧咧,杨池满怀好奇,其余人全部流露出倾羡的神色。
“你们......”吕司心里一阵挫败,深吸了口气,疾言厉色地说道:“你们知不知道,太平道是干嘛的,这样的教义,这样庞大的势力,朝廷绝对容不下,你想找死吗?”
杨许淡淡笑了,目光深深地注视着吕司,意味深长地回答道:“理想总要有所付出,况且,我等平民百姓,读书习字真有用吗?”
吕司哑口无言,任何解释在现实面前,都显得苍白可笑,平民百姓纵然读书习字,仍然不可能得到举荐,更不可能入朝为官,这是汉朝时期的官举的制度,普通百姓无路可走。
杨许唇角上扬,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情真意切地说道:“老大,我找到了理想,你该为我高兴,你是我的老大,永远都是,明天,我要和父亲去州府,不知何日才能再相见,我会想念你们,等我将来混出头,一定会再回来。”
吕司沉默不语,不知该说些什么,他又能说一些什么,他明白,自己如果真敢说出,太平道欺世盗名,蛊惑众生这样的话,肯定会犯了众怒,太平道在民间向来很有名望。
杨许接着说道:“老大,我爹现在已经是个小头头,等我去了州府,如果你们遇到难处,记得捎信给我,我来为你们出头。”
“真的吗?”杨陈好奇地睁大眼睛:“你爹真厉害。”
杨许重重点头,下巴一杨,得意道:“那当然。”
孩子们叽叽喳喳你一言,我一语,吕司也是这时才知道,杨许外出干活的父亲回来了,他的父亲正是太平道的一位小头目。
愤怒吗,难受吗?吕司说不出心里是什么滋味,看着杨许开心的笑容,除了沉默以外,他无话可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