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七章 张绍偶遇王嗣(1 / 2)三国之蜀汉复起首页

巫峡栈道

楚文王元年(公元前69年),楚由丹阳迁都郢(江陵),先后开辟了通往四方诸侯国的车马大道。

其中,从郢向西,经枝江、夷陵至秭归、巫山乃至奉节的大道为秦楚大道西线。

由巫山大宁河到关中宁河栈道,不仅是盐运通道,也是军事通道。是春秋战国时期乃至两汉秦楚大道的干道。

《战国策·秦策曾记载:“栈道千里,通于蜀汉(蜀中与汉中)。”

汉军伐吴,这里又是秭归通往夷陵,补充粮草辎重的粮道,因此沿途设关津立哨卡,有兵卒守护。

在父亲军中逗留了几日,张公子张绍腰间玉带钩,足下岐头履,打扮的光鲜亮丽、人模狗样,准备从这里经秭归西行,返回成都,陪伴张绍同行的还有数十名张氏家奴、仆役和亲兵。

因为在水陆交通必经的要道上设置了关卡,来往的百姓,办事的吏人,以及传递军情消息的驿骑都要出示通行的凭证——“传”后才能通过。

因此前方车乘马匹挤在一堆,人们排队等待查验自己的“传”,好被允许通行。

只是这人多、车多、马多,一次放行的量又少,就免不了把道路塞得满满当当,动弹一步都极不容易。

人还好,这牲口又不知道上厕所,有畜生带头拉了一泡尿,其余的马牛也争相争先恐后的随地大小便,一时间路上的味道那可以说是迎风臭十里。

张昭平时出行鲜衣怒马,仆从开道,好不快意。在这三峡栈道上磨磨蹭蹭挨了两个时辰,差点被牲畜排泄物味道熏翻的他实在忍不住不住了。

才终于轮到排在他前面的只剩一人牵着一匹马。

只见此人衣着作宾客打扮——青衣竹冠,身后背着个包袱,腰间右边挂着个酒葫芦,左边佩着一把三尺长剑,看其剑鞘流光溢彩、制作精良,应该是一把好剑。

只见这货来到关卡兵卒前,像这些兵卒行了个礼,欠身讲道:“诸位实在不好意思,在下是一个月前遵从主人的命令去往夷陵一带办事的,那时尚未设关置卡,我如今返回复命,之前也没有听说这里设关置卡了,因此没有去官府那里开具‘传’,能否先让在下通行,待事后在下再请人或者亲自来把‘传’来补上?”

这个人彬彬有礼,但不像是因为有求于人的那种低声下气,观其神态举止自然内敛,谦逊有礼,就像一个温润的君子,颇有翻“近之也温,望之俨然”的意思。

“不行!牙门将有令,不管是任何人,没有‘传’一律不准通行!”前面那人涵养很好,守卫关卡的士卒却丝毫不给面子。

“可能先前我没有说的很清楚,我其实是鲁王殿下门下的宾客,是奉鲁王之命前去夷陵一代打理一些事情,我这里有加盖了鲁王印玺的文书,劳烦诸位看一看,能否允许在下通行?”张绍看见这人继续解释,还从衣服的夹层中取出一份带有鲜红印信盖章的帛书,将它交给守关卡士卒。

听见前面这个路人自称是鲁王的宾客,张绍看向他的眼光一下子不怀好意起来,身为太子阵营,他天然对鲁王党就抱有敌视仇恨。

接下来让张绍颇为幸灾乐祸的是那个守卫关卡的兵卒接都没接过帛书,直接拒绝:“我管你什么鲁王殿下、潞王殿下,我只认官府和军中下发的‘传’,莫说是你,就算是向将军来了,没有‘传’,我一样不会让他过去!”

“实在不能通融一下么?”此人仍不气馁,态度依旧和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