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零二章 皇太妹(1 / 2)我外婆是武则天首页

雨很大的雨皇宫之中,李成器坐在李旦的前面

“父皇江州水灾而且很快洛阳也会内涝现在我们该怎么办?”

这个时候,李旦微微叹息了一声:“你的姑母也和朕说过这件,你们姑母的意思,是想要迁都我们的根还是在长安呀!”

“迁都?”李成器这个时候也是点点头道:“父皇我其实也认为迁都是对的,毕竟洛阳不是我们李家真正的皇宫,长安才是,只是这迁都事关重大,不知道大哥是怎么想的?”

“呵呵应该会同意的,朕只要愿意的事情,你大哥都会同意的,好了说说这次江州水灾,你们的处理方案吧,不要就将所有的事情都交给你的大哥做。”

“父皇此次水灾,因为粮食不便于运输,所以决定直接发放银钱来代替,让灾民自行买粮。

除此之外,大哥还提议用一种隐性的赈济,即招募饥民兴修水利等工程,也叫工赈,此法既赈济了灾民又减轻了朝廷的负担。灾情稳定之后,朝廷还会有条件地向灾民贷借粮种、生产工具乃至田地,以便让灾民们恢复生产,自力更生,跟着还会免除灾区百姓两年的赋税钱粮。

嗯这次可能因为大哥在扬州,扬州的几名富商为了迎合大哥,首次倡导组织义赈,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支持。各地纷纷效法,一时间,协赈公所、筹赈公所、协赈处、赈捐处、赈捐收解处等名目繁多的义赈组织星罗棋布,几乎遍及大半个大唐。

大哥说了,这种义赈已经由纯个人的“义举”发展成为全国的公益活动,赈济对象、募捐范围往往都面向全国。

它比朝廷赈灾的组织更加严密,工作程序简捷有效。

我们要大力的褒扬,不过,必须要有人亲自把控一旦筹得赈款后,便委派得力人员亲赴灾区放赈,赈务完结后,为做到帐务明晰,向朝廷和百姓公开赈款用途及去向。

每次救灾活动中,募款、解款、放款等各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专款专用,而且从来不通过政府的渠道,防止官员借机贪污中饱。”

“很好就按照你大哥说的办,对了主要监视善款的官员有没有人选!”

“大哥送上来了两人!”

“那就准了!”李旦毫不犹豫的道。

不过这个时候,一边的李成器则是微微的露出了为难的表情回道:“可是姑母有些不愿意,她说她说!”

“她说什么?”李旦看向李成器问道。

“她说现在大哥的权势越来越盛这是不好的开始,这次大哥送上来的人员都是大哥的人,这就等于将钱都给了大哥,所以她想要换上武家人这样才是公平的。”

“呸!”李旦一声不爽的淬了一口:“武家人那就是一群狼,我们李家人被武家人杀的还少吗?”

看到李旦对武家人如此的深恶痛绝,李成器很是诧异,他不知道自己的父皇这么讨厌武家人,可是为什么却还要加封武三思为宰相。

就在此时,李旦再次道:“成器不要管你的姑母,按照你大哥的要求做你一定要坚定的相信你的大哥,他对我们一家是真的没有私心的。

还有你的姑母,虽然她的野心不小,但是她比较是我们家最亲的亲人,记住,以后不要为难她!”

“儿臣记住了!”李成器微微一个躬身。

“又是这该死的雨!”

回洛阳的途中,李安等人也是遇到了磅礴的大雨,大唐290年历史,以安史之乱为界,如果说前半段是自然灾害史,后半段就是一部战乱史。仅仅是水灾,安史之乱之前就发生了170次,其中关中水灾灾情占多数,极严重与严重水灾占所有水灾的6962。唐朝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安和最繁华的东都洛阳,都曾经差点被洪水冲垮。

最可怕的是唐高宗永徽五年公元654年,五月初三的夜晚,长安下起瓢泼大雨,山洪暴发,洪水从北往冲进玄武门。

收集免费好书关注书友大本营推荐你喜欢的小说领现金红包!

值夜守卫皇城的卫士吓得四处逃散。皇宫里的皇帝和嫔妃们都在睡梦之中,根本不知道外面发生洪灾。幸好有个叫薛仁贵的将军大喊:“哪有这样的卫士,天子遇到危险,你们却怕死不管呢!”奋不顾身攀上城门大喊,涨水了!皇帝被惊醒后急忙跑向高处,不久洪水侵入宫殿,淹死的卫士和附近的人有三千多人。

还有无独有偶,唐玄宗开元十八年729年,洛水暴涨,洛河上停泊的船只被掀翻,两岸一千多家房屋被洪水浸泡,就连洛阳的上阳宫也被淹没在水中。

有人说既然这样,那你就治理呀,可是说起来简单,做起来真的很难。

从大禹治水,到大唐修建槽渠,疏通河流,随着时间的推移,气候的变化,人口和经济南移。经过一千多年的演变,关中黄河洛水的灾情渐渐消失,待之而起的却是长江泛滥,一年比一年更肆虐的洪灾。

谁能治得了又该如何治,就是现代都拿水灾没有办法,这古代真的很难呀。

“这次江州的百姓损失很大吗?”

坐在马车中,李安问向身边的上官婉儿。

“目前看来还不是很严重,现在就是担心洛水、谷水等河流同时涨水,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水灾很可能会波及到皇宫,那个时候,损失就会很大。

现在还仅仅只是一两个县的百姓受灾,完全在可控的范围之内!”

“嗯这就好等我回去之后,立即阻止抗洪,我就不相信,一个小小的水患我们还挺不过去了,只是我的心寒呀,百姓已经变成这样了,有的人还在想着争权夺利,这次回去一定要好好的敲打一下这些人。

做的实在有些太过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