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53章 晓华(1 / 2)官企首页

其实,晓华知道远峰的信中写了什么。这是远峰后来听晓华说的。

成蕾将远峰的信交过去时,晓华没有接。晓华要成蕾把这封信原封不动退回远峰手里。

因为,晓华已经被家中逼婚,男方家长是父母亲的旧识好友。

而且,对方那个男生,是在读的工农兵大学生。

那时的大学招生,基本生源,圈定在工农兵群体中。

只是,晓华不太喜欢父母亲认可的男生。那个男生长得不至于说寒碜,但确实一般般。

晓华是颜值控。

这也难怪。她本人就是一个美女。简单地说,肤白貌美。是个谁见着都要眼大一圈的漂亮女孩。

她有这个本钱,要求对方是个帅气男生。

哦。当时,不用帅气这一说。

当时流行的叫美男子。

那时的女孩子们,拿画报上的电影明星,诸如郭什么敏唐什么强的,当标杆选择对象。

对于远峰,晓华有印象、印象不错。

而且印象深刻。

那是缘于进厂不久,春节前,单位用大货车送职工们回家过年。

她和远峰同乘一辆大卡车。

那个时候的城乡,公共汽车都少见。单位只有一辆小客车。四面八方的职工要送。小客车用于送去上海无锡那边的职工。

单位就想出了一个办法,将车队的大卡车架上帆布棚,当成送人的车辆。

三线厂嘛,用的都是军车。

这座工厂,母厂娘家在沿海,为了战备需要,由那边迁到山里,后来又由山里迁到城。

晓华和远峰同乘的这辆大卡车上,满满当当人挤人,全都站着。

两个人开始时,并没有挤到一处。

路面不平吧。

那个时候的公路,不但路面不宽,随处可见凹凸不平。

驾驶员是个退伍军人。他以为开的车,在战场上呢。车上人怎么样,他很少顾忌,只图个开快车。

虽然,行车前,领导一再叮嘱,车要开慢一些。领导甚至打了比喻,车上拉的是人,不是货物。

可是,开车的师傅开了一会,就把领导的叮嘱丢脑后了。

那个时候的生产安全不像后来抓得紧。

车子晃啊,晃啊。还不时有一个刹车就有了车上人的前冲后碰。

不知道是远峰有意,还是自然情况就是这样。原本两个不在一处的他和她,被挤成了面对面。

晓华这就见到了一张帅气得让她心里咯噔一下的远峰。这也是后来晓华对远峰说的。

又一次刹车时,远峰踩到了晓华的鞋子。

晓华啊呀了一声,想说“你这个人,没长眼睛吗?”

想说的话,没有说出来。因为。她发现,刚才刹车又开车的瞬间,她也犯了一个没长眼睛的错误。

人挤人的车上,尽管都有眼睛,不管事啊,想看下面,没空隙好吧。

晓华的手上,竟然有了一粒大衣扣。

显然,就是远峰大衣上的。

当时,远峰穿了一件二五大衣。就是那种比一般棉袄稍许长一些的棉衣。

晓华的脸红了。有那么点做贼心虚。

远峰脸也红了,于是道歉,“不好意思。踩了你的脚。”

晓华没有道歉,而是用行动说话。她把手上的扣子,塞进远峰的手心里。

起先,远峰以为晓华给了他什么东西。当他感觉到手心里是什么东西时,用另外一只手,摸衣襟,感觉上少了一粒钮扣。

晓华说:“我不是有意的。”

远峰说:“我也不是有意的。”

这样,他俩,相互认错。

这辆大卡车上的人,虽然有三四十名。相互间认识的,却不多。

旁边的人,听他俩对话,以为他俩是一个班组或一个车间的工友。

这个工厂的规模,自从迁到城的城郊,就成了这座城市的一个标杆。两三千人的厂啊。从山里迁出时两千人多点,到了城后,连续两次招工,人员扩充。

在那个时候,工厂的规模大小,以人的多少区分。

上千人的工厂,已经是大厂。

远峰和晓华在的这座工厂,叫958厂。后来改过名字,叫红星什么的,再后来,改成远程动力制造厂。

之前,为什么叫958这个名字,后人有多个版本解读。最可靠的说法,是这个厂,由沿海的一座工厂里的一个车间独立出来,迁到山里面。那时,是1958年。

958厂由山里迁出时,有两千多人。这在城,显得十分亮眼。

那个时候,城几乎就没有一座像样的工厂。958厂没有迁到这座城市时,城市里的工厂,人数规模最大的,没有超过五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