盯着搪瓷缸里的肉看了好一会儿,直到凉透了,齐淑芳才狠狠心,拿出一个白瓷碗,从搪瓷缸里拣出一块最大的肉,送到隔壁大哥家。 在丈夫不在家的时候,自己很需要巴结巴结两位大伯子,从分肉这件事上就能看出来他们的私心了,他们的存在代表着自己每年的口粮。幸好他们因为自己小弟常年在外,留弟媳妇一个人在家,对弟媳妇感到很抱歉,所以对齐淑芳很照顾,工分记得高,口粮给得多。 她出门的时候,根据这具身体的习惯,把搪瓷缸放进五斗橱的抽屉里,以免猫叼鼠盗。 见到碗里的一块肉,王春玲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了,嘴里假装推让道:“你留着自己过年吃就呗,还送来一块干啥?一年到头也就吃这么一回肉。咱爹在俺们这里住着,分的肉就算俺们自己不吃,也得先紧着咱爹。”话是这么说,手却是迅速而麻利地接过了碗。 齐淑芳莞尔一笑,道:“谁不知道大哥大嫂孝顺爹?建国不在家,我是替建国尽心意。”她要是真的吃独食了,肯定会被戳脊梁骨。 在这方面,这具身体做得就很周全,别看她年纪小,很懂人情世故。 王春玲把肉收了下来,不顾屋里三男一女四个孩子眼馋地盯着,直接把这块肉和自己领来的五六块肉一起锁进橱柜。齐淑芳家没有锁用来锁门,王春玲家却有一把铁锁,锁的不是门,是橱柜,齐淑芳猜测他们家里所有好吃的都在橱柜里,所以才会这么做。 望着盯着橱柜的四个孩子,王春玲道:“等一会儿剁碎了拌上白菜馅儿包饺子,今天都能吃到,不然就这么几块肉,不够分,尝不到味就没了。” 听到这句话,几个孩子只好出去了,怕留在屋里闻着肉味总想吃。 齐淑芳对这种事习以为常了,既然肉送过来了,就端着空碗回家,当她站在自己家门口时,打量自己的家,忍不住叹气。 虽然这里天蓝水清土壤干净肉好吃,但一年真吃这么一次肉,她肯定受不了,在记忆里这具身体曾经过过几年没吃一口肉的日子。据历史记载,这个时代物资非常非常紧缺,买很多东西都得凭票,七八年前的饥荒饿死了好几千万人,唯一的优点就是食物没有受到污染。 自己那个时代,虽然缺衣少食,但不仅不缺住的,而且大部分日常用品都有,发展到后来,因为有异能者的出现,衣物已经不是很短缺了,稀缺的是食物。 回不去了,真的回不去了,想到再也见不到的父母家人,齐淑芳很难过。 生活在一个恶劣的环境之中,齐淑芳的性情非常坚韧,难过片刻,很快就打起精神,决心在这里好好地把日子过下去,尝一尝老人们说的物资丰富生活。 虽然,他们说的美好生活在动荡结束以后。 自己现在的家是石头墙、茅草顶、木头门、草棚小厨房、篱笆院子没大门,走进堂屋里发现光线很昏暗,又矮又狭小,一共两间,用一座没有上漆的原木大衣柜和一座高低柜并列着隔开。东间是卧室,只有一张木板床和两口大箱子,床上倒是有两床不算很旧的棉被,蓝底白花的粗布被面。西间是待客的堂屋,有一张桌子和四把椅子,一个五斗橱。 除了这些以外,五斗橱旁边放着一个砂缸和两个小口圆肚的坛子,上面放着一个藤编壳子的暖水壶和一个藤筐,门后是三条腿的盆架子,搭着一块很旧的白毛巾,架子上坐着一个搪瓷盆,齐淑芳抬头看到堂屋的中堂上贴着开国伟人的画像,画像有些旧了,擦得一尘不染。 民以食为天,最重要的是粮食。 齐淑芳走上前揭开藤筐的盖子,里面层层叠叠的装着当地主食煎饼,占了大半个筐的空间,还有十几个卷子,有玉米面的,有红薯干面的,也有黑面的。 主食有了,短时间不需要费心,齐淑芳放心地把馍筐的盖子放回原处,然后揭开脚边砂锅上面的高粱杆儿锅拍盖儿,发现里面是小半缸玉米面儿,虽然不是很细,但金灿灿的十分耀眼夺目,散发着阵阵清香,齐淑芳忍不住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真好啊。 砂缸旁边的两个坛子里一个装着咸菜,一个装着糖蒜,咸菜是黑乎乎的,糖蒜的颜色形容不上来,有点糖色,好像是用醋和红糖一起腌渍的,很难得。 接着,齐淑芳又打开五斗橱的抽屉,她记得放肉时,里面有不少东西。 第一层抽屉里面除了自己放进去的肉,还有半罐澄亮的棉籽油、半罐粗盐和三副碗筷。 第二层抽屉里放着半碗黑乎乎的咸菜、半碗红褐色的萝卜干、半碗和萝卜干颜色有些相似的萝卜豆,是这具身体平常吃的菜。 第三层抽屉里装满了各种干菜,细细分辨,有干豆角、萝卜干、茄子干等。 齐淑芳继续打开第四层,里面竟然是一个打满补丁的小布口袋,口袋里装着黑面,她拿出来掂了掂,约莫有七八斤,只有殷实人家才能吃到的面粉。 第五层是空的,估计是没有东西可放进去了。 齐淑芳把抽屉推回去,根据记忆转到卧室,从脖子里摸出两把钥匙,用其中一把打开位于床尾的一口大木箱,木箱上的锁是木箱自带的,扣在木箱上卸不下来,不能用来锁门。 木箱底部装着半箱红薯干,据说有一百多斤,红薯干上放着两个满是补丁的布口袋,一大一小,齐淑芳伸手打开系着口袋的麻绳,露出里面的粮食,大口袋里面装着金灿灿的玉米粒,小口袋里面装着小麦,玉米粒大概有五十多斤,小麦有二十多斤。 她所看到的是这具身体所有口粮,根据这里的规定,这些口粮得支持到阳历六七月份的时候,等麦子收割下来,交过公粮,生产队才会分新的粮食下来。 另一口箱子也有自带的锁,里面放着这具身体的细软等物。 齐淑芳翻看了片刻,一共也就两三套衣服,春夏秋冬都包括在内,全是黑灰蓝三种颜色,大部分是旧的,有一件崭新的军棉袄最显眼,是贺建国寄来的,这具身体没舍得穿。 这具身体把所有积蓄和信件都放在这件军棉袄里,齐淑芳翻出来一看,十几封信,贺建国写来的,钱是用灰蓝色格子手帕包着,最大的面额是十块钱,也有五块的、两块的、一块的和五毛、两毛、一毛、五分、二分、一分的,总共是两百七十六块五毛八分钱。 贺建国的工资很高,一个月近四十块钱,他每月都会给妻子寄来二十块,原来的齐淑芳很是勤俭节约,除了买邮票,几乎没有花过,连同贺建国临走前给的五十块钱都在这里了。 在记忆里,两百多块钱堪称巨款,原来的齐淑芳一直财不露白,谁都不知道她有钱。 有钱有粮食,齐淑芳表示十分满意,这说明短时间内她不会挨饿,就是她找遍了里里外外,除了今天分到的几块肉,她没找到一点副食品,年货也没有。 齐淑芳好失望,她无肉不欢,没有肉,生活好凄凉。 齐淑芳想看看自己长什么模样,也因为满屋找不到一面镜子而作罢,据说这具身体是挺美的,因为长得俊俏,又识字,才能嫁给贺楼大队唯一一个军人。 至于娘家人就不用提了,问贺家要两百块彩礼,嫁妆只有一身衣服两床被子和两个箱子。 齐淑芳回忆到这里,又发现齐家用贺家的彩礼娶儿媳妇了,还把贺家给女儿做的两身新衣服都搜走了送给未来儿媳妇,女儿出嫁前还交代女儿经常回娘家,多多地给娘家送钱送粮食,真是可恶!幸亏这具身体不傻,出嫁后除了回门和送节礼,一次都没有回去过,每次娘家要钱都咬定说没有,说贺建国在外地没给她寄过钱。 干得好!齐淑芳在心里竖起了大拇指。 这具身体长年累月吃得少,胃口很小,吃完那块肉,现在一点都不饿,中午用不着吃饭了,可是想到今天是除夕,除夕应该吃饺子,她飞快地取出厨房里的砂盆、水和抽屉里的黑面,和出一块面团,先放在盆里醒着,然后扒开茅草屋檐下的地窖,拿出一棵白菜和两棵葱。 这具身体会做饭,齐淑芳也会做饭,如果不会做饭,是很难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去的,每个人都得为生存奔波,很少有人卖成品食物,都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白菜大葱洗干净,切半颗白菜,和着仅剩的两块肉和已经凝固的肉汤剁出一大碗的馅儿。 在剁饺子馅儿的时候已经撒了些碾碎的粗盐进去,拌匀了,除此之外,没有调料。 齐淑芳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下午包饺子,晚上下饺子,一共盛了四碗饺子出来,她给大嫂、二嫂家分别送去一碗,两个嫂子顿时眉开眼笑,没有让她拿空碗回去。 给大嫂送饺子的碗里装了一碗白花花的板油回来,二嫂则在碗里装了满满的炖猪杂,甚至是热乎乎的,齐淑芳猜测这肯定是两个大伯子杀猪分肉时偷偷截留下来的,作为杀猪管肉的人,咋地都不会空着手回家。 齐淑芳把板油放进抽屉里,就着猪杂吃饺子,香喷喷的,嘴里满满的都是肉味儿,幸福得想流泪。两碗饺子,晚上吃一碗,明天早上吃一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