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肉的生意实在红火,姜扶生后来又扩大了两次食材投放量,销量才稳定了下来。
县里的食摊生意安稳了,姜杨也在香河渡头发现了新的市场。
后续的几天,每天,依然是天还没亮的时候,姜家人就开始出发。
他们分两路,一路是姜扶生的爹娘,随意搭配其他叔伯或者伯母婶婶,挑着饺子和卤肉卤汤,去县城;另一路是堂叔姜杨,他只带卤肉,去香河渡头。
虽然每天都很忙碌辛苦,但红火的生意和到手的利润,让他们每天都保持着昂扬风发的劲头。
---
因为出摊的人要早起做准备,天还没亮,就从厨房传来了响动。
姜扶生迷迷糊糊地醒来,穿上衣裳,抱起自己的枕头,跑去位于西厢、更为安静的爹娘屋子,往炕上一躺,就继续睡。
卤汤熬好后,除了隔段时间需要加入高汤添鲜,平时的卤肉工作变得很简单——肉清洗干净,汆水,加上配好的卤包下锅就行。
这个活只要细心点,家里的大人都干得了,姜扶生因此开始变得清闲。
一清闲下来,她首先打算狠狠补上几天觉。
睡到日上三竿,就从今天做起!
---
日头升高,阳光强盛地晃眼,蒋氏和孙女姜宝月坐在院里的树荫下,手上淘着绿豆,看一眼门窗紧闭的西厢,眼神嫌弃地说起姜扶生:“太阳晒屁股了,还一点动静都没呢!”
姜宝月一笑,不接茬。
她奶奶也就是面上嫌弃,实际也惯着小六呢,没看早早就把几个爱玩闹的弟弟都轰走了,就是怕他们吵到小六么?
“还有,说是要做什么酥皮月饼,光提一句,就撒手不管了,还得我给她干活!”蒋氏嘴上抱怨着,手上的动作倒是很利索。
绿豆已经泡了一夜了,一搓,外皮就脱落了下来,蒋氏使劲淘了几遍,等外皮铺满水面,就换水。
如此几遍下来,绿色的豆皮已经几乎不见,盆里只剩下圆乎乎的黄色豆芯。
姜宝月帮忙提水,听蒋氏提起了月饼,忍不住口齿生津。
马上就是中秋节了,有钱人过节都吃月饼庆祝,穷人家却把月饼这种又贵又不实在的吃食当作花哨,姜家也不例外。
他们家一向没有花钱买月饼的习惯,往年,炒一盘鸡蛋,下碗汤面,就算过个好节了。
今年,姜扶生不依。
家里嫌月饼贵?没关系,她自己做!
“奶,你吃过小六说的酥皮月饼么?”姜宝月好奇地问。
虽然一想起堂妹要做什么酥皮月饼,就忍不住口齿生津,但她连酥皮月饼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呢!
姜家小孩子从小到大,吃过的唯一算是点心的东西,就是大人们偶尔去拜神剩下的便宜供点。
但是那种硬地磕牙的便宜供点,除了表面多个红点点,尝起来有点甜味,其他的,跟家里烙的饼似乎也没多大区别。
小六要做的,肯定不会跟这种便宜供点一样。
酥皮月饼,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我可没吃过。”蒋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