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枝年长柳云帆两岁,柳云帆读书那年说的亲。那年可以说是掏空了家底才够交柳云帆的束脩费,且他这才上学究竟能学到什么程度,谁也不清楚。
这种情况下,柳枝的亲事自然好不到哪里去。
柳森两夫妻总觉得对不住她,每次家里有什么好东西,从来不忘这个已经出嫁的女儿。
时间久了,柳枝理所当然觉得娘家的东西,都该有她的一份,所以在知道家里有让土地保有肥力的好东西时,她第一时间就跑回来,想要跟着分一份。
没想过如今弟弟已经娶媳妇,这样做到底合不合适。
直到弟弟一句话点醒她,她才知道自己的行为,究竟有多让人讨厌。
因为她自己最讨厌的,就是已经嫁出去的大小姑子回娘家要东西,没想到自己不小心就成了最让人讨厌的存在。于是,听了弟弟的话后,她当即急匆匆离开了娘家。
方氏本来没想这么多,不过儿子这一问便也察觉,大女儿的做法不妥,但终究是自己的女儿,女婿家日子又不好过,她沉默了一会儿还是说道,“当年家里的情况,没能给她说门好亲事,我跟你爹一直心里有愧,总想着能帮衬她就多帮衬她一点。今天她上门,想来也是习惯了家里有好事都念着她一份,如今被你这么一问,心里指不定得多难受。”
柳家拢共就两房,没有大姑子小姑子这类人的存在,方氏没体会过大姑子小姑子回家要好处的感觉,想事情自然不会往这上面想。今天儿子的话,让她明白女儿已经嫁出去,是别人家的人,再不是能随便从娘家得好处的人。
莫名的,方氏心里头有些不是滋味,“但她终归是你的姐姐,娘希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你能帮衬她几分。”
对父母来说手心手背都是肉,柳云帆能理解母亲心里的难受,“没不帮。”
“不过我想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与其让大姐从家里拿这种只够一次性的好处,不如让她自己学会这项本领,这样她不仅不用担一个总回娘家要好处的坏名声,还能凭借这项本领在婆家挺直了腰杆儿,娘不觉得这样更好吗?”
大女婿家兄弟多,各个兄弟又都是能生的,底下十几个孩子,还都是调皮捣蛋的儿子,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以前家里日子也难过的时候,自然是帮不上忙,可自打家里日子好了后,他们就时不时帮衬大女儿。
时间久了,村里就有了一些闲话,说的是大女儿回娘家要好处什么的。
大女儿是个性子泼辣的,听到那些人说,每次都直接怼人家:我娘家人都没意见,你们凭什么有意见?!
大女儿敢这样怼人家,是清楚家里对贴补她,不会有任何想法。今儿个被儿子这样一说,想来也知道从今往后,她再不能理所当然那样怼人家了。
不过,如果能像儿子说的那般,教会她自己这项本领,想来闺女也会很乐意,“可这本领是儿媳的,她愿意教吗?”
这年头谁拥有一门本领不都是捂得严严实实的,谁愿意没半点好处教人?!
“娘,您这位儿媳的胸襟不亚于男子,适才大姐的要求是她听到的话,她肯定想也不想就同意。不过,我想着咱跟大姐是血脉相连的亲人,对彼此好是理所当然的,但人家嫁进咱家之前跟咱们之间没半点关系,没得过咱们任何好处,咱们不能因为人好,就理所当然要求她跟咱们一样做。”
其实,柳云帆知道叶清函不会答应柳枝的要求,但她会提出教柳枝怎么堆肥。这样说不过是告诉方氏,人家没欠我们什么,我们不能这么理所当然要求人对所有人都好。
而且成亲后,他慢慢明白一个道理,当兄弟姐妹各自成家,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就要懂得把握好分寸,不然不仅影响夫妻感情,还会消磨兄弟姐妹之间的感情。
他爹娘之前没考虑这些,对大姐多有帮衬,如今他察觉到这样不妥,自是希望将事情往良性方面引导。不然,往后他们四姐弟都各自成家了,一个没处理好,彼此之间的感情就淡了,“所以这事儿她一定乐得教大姐。”
从这几个月的相处看,自己这个儿媳确实是个大气的,做什么事都敞敞亮亮的,不是那种扭扭捏捏小家子气的人,“那你晚上问问她,没问题的话,明儿个早上我去跟你大姐说。”
柳云帆自是应允。
他们说话的声音不小,叶清函就在隔壁,从头听到了尾。
不得不说这件事情,柳云帆处理得很漂亮。
而且同样的处理方式,由柳云帆做,效果远胜她做。
于是,当他们用过晚膳前往草庐时,叶清函对他竖起了大拇指,“相公好生厉害,不仅书读得好,还深谙婆媳、姑嫂相处之道。”
柳云帆却是摇头,“你知道吗?我这都是跟你学的。”柳家的关系很和谐,且以前他一门心思在读书上,压根没去注意这些,“我从你从小的经历中,明白了一个道理:对人好没错,却不该无条件对人好,不然最后会弄得自己里外不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