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5月都意味着需要和时间赛跑——抢收小麦,抢种水稻。
如果遇到不良天气因素,导致小麦迟迟收不上来,水稻种植农时一旦延误,产量就深受影响。
因此,小麦早成熟一天,两季粮食之间的茬口就多一天,
人间四月风景好,乡村五月无闲人。初夏时节农村一片繁忙,收完油菜和小麦,马上就要插秧。
村子的早晨山雾萦绕,空气怡人,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还有些惬意。
农民有句俗语:“能插满月秧,不薅满月草。”
罗恒脱下鞋子、挽好裤脚,光着脚丫子走进田里,便伸脚探了探水,勉强伸下一只脚。那只脚在泥泞里越陷越深,冰凉凉的,心里略忐忑。
慢慢地,又伸下另一只脚,一下子彷佛身陷泥沼,几次左右摇摆,终是没有倒下,继而尝试着挪动双脚,缓慢地移动着,根据智娃子讲解的插秧方法和示范操作,按照规定的株距、行距,细心地将一棵棵小禾苗插进水田里。
田边,本来小女孩莹莹也想下到水地里,被哥哥唬着说水里有蛇,不敢往水里伸脚。
邻居家的小朋友跑过来找莹莹玩,不一会,几个五六岁的小孩子将水田变成了自己的游乐场,浑身沾满泥浆地在田间地头嬉戏。
罗恒则认真对待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弯着腰插秧非常累,罗恒想起一首古诗: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此时并不浪漫,而是为了劳作生活。
等到中午休息时,罗恒看着身前水田中就插满了匀称整齐的秧苗,呈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耕美景,心中竟然升起了一种劳动而来的满足感。
但走到树下后,罗恒才发现腿上不知不觉竟然趴了几只蚂蟥,有两个都已经鼓了起来。
看着太阳下劳作的人们,方知一粥一饭来之不易。
晚饭,罗恒吃得很饱,但就是没肉,来了十天,也就中间给吃了一回。
不给吃还好,但这玩意越吃越馋啊!
此时的罗恒已经能用一口不算流利的川蜀话和人沟通了,毕竟耳聪目明那个天赋不是白给的,学起东西很快。
这十天罗恒跟智娃子也混熟了,不过他习惯叫他小智,有种叫宝可梦男主角的感觉。
小智现在最爱干的就是抱着罗恒给他的录音机和磁带,听罗恒的歌。
以前他没接触过这玩意,家里的一台老式收音机是爷爷的专属。
小智对这个又给他好吃的,好玩的,但又笨,什么都不会,还要他来教的“徒弟”亲近了不少。
罗恒看着又要回屋听歌的小智,罗恒叫住他问道:“小智,你不用去上学的吗?”
像小智这个年纪的孩子在城里应该读三四年级了,但自打罗恒来到这里,他就一直在家里帮忙干农活,没去过学校。
“上啊,等这一段帮完家里再去学校。”
“你们学校同学都是这样,回家帮忙干完活再去吗?”
小智一开始没回答,过了会说:“我老儿不在家,我就是家里的男子汉,我都是该帮忙!”
罗恒听后沉默了,其他人家里有青壮劳动力的,孩子肯定可以照常上学,小智家这种情况,只剩老弱,得让一个十岁的孩子帮忙才能在农忙时赶得上时间。
“那你喜欢上学吗?”罗恒摸了摸小智的小平头。
“有了时候喜欢,有了时候烦。”
“啥子时候烦?”
“同学骂我了时候。”
“你在学校做啥子喽,你同学要骂你?”
“啥子都没做,他们骂我没娘养,我都是要打他们。”小智闷着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