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二章 廷推(1 / 2)昏君模拟器,开局提审袁崇焕首页

暗中部署了各项军事安排。

崇祯开始了自己对大明的内部整合。

在明朝帝制之下,整合的第一步当然是重新选拔内阁,分配九卿官员。

许多网络史家总认为崇祯被文官政府架空,导致其越往后越是做啥啥不成。

其实只要他们看过崇祯传,就能发现崇祯朝效率低下,肇始于已巳之变之后的这次朝堂环节。

崇祯因为袁崇焕案,迁怒于东林大佬钱龙锡,差点一怒之下也将他杀头。

同时崇祯开始被网络史家附身,怀疑朝堂被东林党把控,故意架空自己。

把准了崇祯想清理党人的心理,礼部侍郎周延儒、温体仁结成政治同盟,将原本有望入阁的钱谦益与东林党和內廷锦衣卫牵扯起来。

激怒之下,崇祯将钱谦益也赶出朝廷,周延儒和温体仁则如愿以偿,相继入阁。

在这两个大搅屎棍的努力下,崇祯朝从此永无宁日,刘宗周、文震孟、黄道周等人同其针锋相对。

朝堂之上,已经没有人留心于政务。阁臣和七卿的素质也不断沦陷。

崇祯授意王永光上呈秘密名单,用意就是避免这一现象发生。

在此之前,任命阁臣和七卿都需要全体官员议论后定出名单。

这种制度下,廷臣当然要结党。

如果自己在任犯错了,同党可以控制舆论导向,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如果自己下台了,同党可以把自己举荐回来。

崇祯对此当然不取,谁对自己忠心,谁有什么样的能力,自己早就门清了。

当然,崇祯行事还是缓和的,对自己要卸下的重臣,都是采取亲自劝退的方式,也给足了待遇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如今在殿内听着王永光宣读名单的人,比起原来廷议的人数少了一小半。

“擢成基命为内阁首辅,钱象坤为次辅,加文华殿大学士。”

“擢王永光、周延儒、徐光启为武英殿大学士,同兵部尚书孙承宗一并入阁。”

“徐光启由兼任工部尚书,钱象坤兼任刑部尚书,毕自严、何如宠仍任礼部尚书。温体仁转任都察院左都御史。”

留在殿内的大臣听到任命,都面面相觑。

还有最重要的吏部尚书呢?

但是已经宣读完了的王永光此时却是鼻观口,口观心,默不作声,只等着皇上发话。

崇祯清了清嗓子,先是勉励了一下在场群臣,让大家接下来好好干。

然后宣布了一项关于内阁重臣和七卿的新政,那就是以后这些人的任命直接由皇帝和吏部尚书商议。

群臣当然可以有异议,但也就是仅供参考而已。

在场众臣工又是大眼瞪小眼。

不过,这里面要么是性格温顺如成基命、钱象坤、何如宠。

要么是城府深厚如温体仁、周延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