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宫里,烛火通明。
崇祯在烛火明暗交界之处来回走动着,脸上浮现出些许兴奋神色。
“新式火铳…..不,崇祯十五式火铳现在一个月能量产多少杆?”
“启禀父皇,根据目前安民厂的回奏,眼下一个月大概有一千杆左右的产量,后续人手物资备齐之后,或许能再多一些…”
“好好好,这样朕也能放心下来,不过你打算这些火铳该怎么用?”
崇祯说完话以后,眼神中微微有些飘忽不定,似乎意有所指。
一旁的兵部尚书陈新甲连忙道:“若是这些火铳能够装备到前线,或许能够挽救当前危局,至少守住开封的可能性也会更大一些…”
“不可。”
朱慈熄断然表示了拒绝,他面向露出疑惑神色的崇祯皇帝,道:“父皇,这些新式武器威力虽然不俗,可是必须搭配新式作战方式,才能发挥其最大的效果,眼下如果只是发给前线士卒,并不能起到太大的作用,还有可能会流失出去,使得闯逆和东虏有机可趁。”
崇祯原本还有些犹豫,可是在听说新式武器有可能会流失出去,当即便改变了主意。
“皇儿说得对,此等神兵利器,决不可为敌所得,不过你想好了怎么用没有?”
林敬自然早就想好了安排,他恭声道:“儿臣以为,眼下所有的崇祯十五式火枪都可以先给亲军营,训练新式战法,等到将来取得一定的经验后,就可以往羽卫军普及,至于将来扩大产量后,可以逐步对剩下的军队进行改编。”
陈新甲顿时有些失望,不过他知道太子所说才是正理,当下也不再反驳,退到了一旁。
经过了这件事以后,崇祯的心情也稍微好转了一些,便将桌前的奏章递给了林敬,轻声叹气道:“你先看看吧。”
林敬原本心中就很好奇,连忙接过了奏章,定睛一看果然是同东虏的议和奏疏。
怀着极大的好奇心,林敬仔仔细细将奏折看了一遍,这才明白了为何崇祯会出现这种复杂的心理。
其实在这封议和奏疏当中,主要内容有六项。
一、如遇两国有婚丧大事,须互相遣使庆吊。
二、明朝每年送清国黄金万两、银百万两,清国送明人参千斤、貂皮千张。
三、清之叛人满洲、蒙古、汉人逃入明境者,须捕送于清。明之叛人,逃入清境者,须捕送于明。
四、划定国界,以宁远双树堡中间土岭为明朝国界,以塔山为清国界。以连山为适中地点,进行互市贸易
五、自宁远双树堡中间土岭沿海至黄城岛以西为明界,以东为清界,互相越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