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彭叔大气得一个头两个大,区区一个普通的道长,竟然在自己的治下折腾出了这么多的事情,可偏偏自己对此一无所知。
严格来说,这一切都是自己的疏忽所致。
偏偏自己这个知县,钱少事多,各种的烦人。
三年清知县,十万雪花银。这是我们常用来嘲讽贪官污吏的用语。知县在朝中位于七品,我们都说“七品芝麻官”,可见这个官是非常小的。
古人还说“不贪不滥,一年三万”。知县不用靠“贪”,一年也得有3万。知县的年收入有这么高吗?这些钱都来自朝廷的工资吗?是不是还有其他收入呢?
做知县的途径
知县虽然看似是一个很小的官职,但是他的权力可不小呢。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县长,掌管着一整个县的命脉。
古代的权力官职和我们现在不一样,古代的权利比较集中。知县可能既干着县长的活,还干着教育部长、纪高官、旅游局等等一系列的工作。
说白了整个县所有的事情都由县长一个人说了算。古代缺少相应的监督制度,县长离皇帝山高皇帝远,可以说是在县里一手遮天。
别看县长是个芝麻官,但是依然是个香饽饽,很多人都想着做个小知县。知县的录取门槛并没有那么高,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可以实现。
第一,针对是没有学问、不想读书,但是家里有钱的人。这种人想要做官,自然是花钱办事。知县作为个小官,多花点银子买个官做并不是难事。
不过要是想继续往上爬,那就真得做出点业绩,让皇上看到。否则一辈子只能做个七品小官了。买大官不好买,花钱做知县还是绰绰有余的。
要么有钱要么有权,第二个方法就是有关系。家中有做大官还能说得上话的人,通过这层关系换个官做还不是轻而易举吗!
或者祖上有大功,皇帝想要扶持名门贵族之后,也可能会安排个知县的职位。皇帝的用途是为了褒奖有功之家,让他们更加给朝廷卖命。
第三个方式就是寒门子弟通过科考获取功名,可能会得到知县的职位。十年寒窗苦读,只为一朝功成名就。想要做知县,至少也得是进士或举人,秀才还是差点的。
通过科举考试做上知县的,肯定是有才学的,为人相对来讲会比较清廉。但是这样的人或许缺少管理能力,说不准是个“书呆子”。
第四个途径就是能力显著之人,通过提拔上岸的。虽说知县这个官不大,但是下边依旧有比它还小的官职。要是底下的人能力突出,办事效率高,是有机会提上来的。
以上就是想要做知县的几个途径了。知县是皇权最有力的执行者,他们直接对接民生、纳税、文化等各种问题。所以别看官小,还是有很多人抢着做的。除了能实现抱负了解群众生活外,最重要的还是有钱。
知县的薪资
其实每个朝代的薪资水平都是不一样的,对于国力强盛的朝代来讲薪资自然高,要是战争不断的能保证温饱就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