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五章 赢来送往(2 / 2)大明提刑官首页

万历二十三年(1595),科场、官场数次失意的袁宏道,终于被选为吴县县令,但期盼已久的公职并没有像他想象的那样好。在给友人沈广乘的信中,袁宏道抱怨“人生作吏甚苦,而作令为尤苦,若作吴令则其苦万万倍”。袁宏道发现,做官面对的是如云的上官、如雨的过客,“苦哉,苦哉”。但同时,他却也明白了迎送这门学问的诀窍——面对上官只需要一副贱皮骨,面对过客只需要一副笑嘴脸,只要掌握了,便只苦而不难。

袁宏道是接受不了这样的生活,很快就托故辞官。但古代官场中,更多的官员钻营迎来送往的应酬技巧,企图通过这种“偏道”向上攀爬。

晚清官员张集馨在《道咸宦海见闻录》对迎来送往的应酬有详细的记录。清朝的迎送一般由粮道承办,西安地理位置重要,“西藏、新疆以及陇、蜀皆道所必经”,张集馨任陕西粮道时见惯了迎送的场面,一般流程是过客到境、地方官员迎接、张灯结彩、传戏备席。

戏要准备两班,席也分上、中两个档次,分别是5桌和14桌。上席每桌必备燕窝烧烤,中席则安排鱼翅海参。西安地处内陆,许多山珍海味并不易得,但粮道必须想方设法准备,否则会被认为“悭吝”。待过客离开时,地方官员又一齐到城西相送,并根据对方官阶高低赠送盘缠。

有时久久没有官员过往,地方官员还得主动邀请,以便联络感情。张集馨的友人曾写信询问他的情况,他只回复道:“终日送往迎来、听戏宴会,有识者耻之。”在频繁的迎送应酬中,官员根本无心问政治民,反而会绞尽脑汁地填补巨额花费,形成贪腐之风。

实质:趋利避害

许多官员都苦于迎送,但有些人却“乐在其中”。官员迎送与否都是带着明确目的的,在趋利避害的心态下,有官员喊苦喊累,也有官员趋之若鹜,即便付出了巨大代价。

在世情小说《金瓶梅》中,西门庆通过贿赂权臣蔡京蔡太师,得到了清河县刑理司副千户之职,正五品。拜蔡京为义父的新科状元蔡蕴奉命回原籍省亲,将路过清河县。西门庆保证,不管蔡状元要多少盘缠,“我这里无不奉命”。

后来,已经成为巡盐御史的蔡蕴再次来到清河,还带上了另一位宋御史。西门庆这一次的迎送工作搞得声势浩大,“哄动了东平府,大闹了清河县”,“费够千两金银”。宋御史从一开始的冷漠以待,到后面热情致谢,也是看上了西门庆背后的财力。他请托西门庆在家里帮他代办宴席,招待奉钦差殿前六黄太尉。此后,但凡重要官员过境,都要由西门庆出钱做东,极尽迎送之事。

照理说宋御史的官级比西门庆小,他是七品,而西门庆是正五品千户,但巡按手握考评弹劾地方官员的大权,西门庆不得不小心应付。

说到底,迎来送往作为古代官场应酬的一种形式,具有极强的政治功利性。绍兴二十五年(1155),秦桧养子秦熺从建康回京,途经平江时,“守臣汤鹏举先往吴江道周伺候数日,迎送甚谨”。而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范仲淹被贬饶州时,“历十余州,无一人出迎”。官场炎凉冷暖,就在这迎送之间一望而知。

知县彭叔大,也不可谓不倒霉,一连办了几桩案子之后,却要马上发愁迎接朝廷派下来的巡按御史。

迎接上官钦差,那是需要大量的银子的,伙食和住宿办不好,很容易遭到钦差的记恨,甚至让自己的仕途抹上一个不好的黑点,那也是极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