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娟乖巧听话,周老太太也挺喜欢她,现在都当成儿媳妇看了。
这次周秉昆去香江,一个是为了把书出版,淘一桶金。也是为了去那边,验证一下自己的一些想法。
......
有人问了,为什么不在国内出版书呢?
在这里我解释一下,公众章节不收费,就当水字数了。
在“大时代”来临之前,不论当一个作家,还是一名翻译家,都很有前景的职业。
1953年的基本稿酬著作稿每千字6元~18元,翻译稿每千字4元~13元。
举个例子:1957年,上海新文艺出版社出版了翻译家钱春绮翻译的三部海涅诗集——《诗歌集》《新诗集》《罗曼采罗》,单是《诗歌集》,钱春绮就拿到8000元稿费,当时普通人一个月的工资也不过几十元。
从1961年到1966年5月,稿酬一降再降。到“大时代”之前,只付一次性稿酬,标准为著作稿每千字2元~8元;翻译稿每千字1元~5元。
不管怎么说,在“大时代”之前,不论当作家,还是当翻译家,都是一份很有钱途的职业。
摘抄一段文件里的原话--“对工人、农民、战士和学生的稿件,稿酬一般按最低标准,有的也可不发稿酬,只赠送报刊图书和文具。”
Ps:以上资料是我从网上查的,仅供参考。有不对的地方,本人虚心聆听指正。
......
书归正传。
周秉昆仍然用当年蔡晓光给他弄的证件,登上了去往燕京的列车。
只要蔡晓光的老爹大权在握,周秉昆借章盖证的这种小事,是没有人会去查证的。
下午上的火车,车上睡了一宿,第二天上午抵达燕京。
这是郑娟第一次出门,也是第一次来燕京。
团长谭林放话,今天自由活动,明天开始正式彩排。
于是,周秉昆带着郑娟在燕京城里四处转悠,到处打卡留念。
去了天*安*门,看了看正在天上飘扬的五*星*红*旗,站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下,缅怀一番革*命*先*烈。
八达岭实在有点远,暂时留到下次来的时候再爬吧。
总得留点念想,下次再来玩才有意思不是么?
更何况燕京城的著名景点实在太多了,半天的时间,哪能逛的完啊?
中午吃老燕京的铜锅涮羊肉,晚上跑到前门大街的胡同里,吃了一顿正宗的燕京烤鸭。
总之,这一天郑娟是逛花了眼了。
“秉昆,下次咱们把一家子人都带来燕京看看。不来一趟燕京,真的太遗憾了。”
什刹海公园的长凳上,郑娟依偎在周秉昆的怀里,看着美丽如画的景色,想到住在土坯房里的母亲和弟弟,自己却在享受,心中有点过意不去。
周秉昆拍拍她的肩膀,安慰道:“等下次来燕京的时候,我在这买一所大大的四合院,把全家人都接过来。咱们天天逛,把所有好吃的,好玩的,全都过一遍!”
他镇定的语气,似有魔力一般,总能令她信服。
“嗯。”郑娟闭上眼,默默的点头。
安静了一会,郑娟突然低声的说道:“秉昆,我好想快快长大。”
周秉昆憋了好半天,回了一句:“娟姐,其实我已经长大了。”
一句话弄的郑娟羞红了脸,站起来跑了。
周秉昆楞了楞。
娟姐,你是不是误会了什么?
我只想表达,我现在能担得起这个家了啊?
一夜无话。
第二天,周秉昆定好了继续南下的车票,郑娟跟随大部队进入到紧张的排练当中。
正好来燕京了,中午约冯化成一起吃了顿饭。
这些年大家合作愉快,正好有时间,周秉昆不介意再提醒一下老冯。
“冯老师,还记得我上次给你说的那句话吗?”
“你是说那个大事?”
周秉昆点点头,“不会太久了。这些年你做的不错,所以作为回报,等你遇到麻烦的时候,我会帮你一次。”
“徐先生,你能否透露一下,究竟会发生什么大事?”这个问题藏在他心底很久了,越是想忘记,反而记得更加清楚。
尤其是面对妻子的时候,他无法相信,如此恩爱的夫妻感情,怎么会一夜之间烟消云散呢?
“有些事,你不知道比知道了会更好。”周秉昆神秘的笑笑。
一顿饭吃的冯化成不上不下的。
他恨不得直接掐住周秉昆的脖子,逼他把剩下的半截话说出来。
可他不敢。
不论是因为他的钱,还是他的神秘。
他都不想去贸然触碰底线。
冯化成骨子里不是一个敢于冒险的人,他天性胆小,却又贪恋享受。
为此,他愿意刻意奉承妻子,以获取她家族资源的支持。
为此,他甘愿接受周秉昆的威胁,即使他已经对周秉昆产生怀疑,他也没有勇气揭开这个骗局。
万一是真的呢?
那他今天的所拥有的一切,就真的烟消云散了。
所以,他从不冒险。
顺从,自己没有损失,还能得到一份虚无缥缈的友谊。
既如此,又何必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