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章 知道历史是件痛苦的事(1 / 2)血洒明末首页

知道历史是件痛苦的事,明明知道它将要发生,却又无法改变。

林飞现在就面临着这种痛苦,他站在虎家山营墙外,望着远处干裂的黄土大地。

后年是崇祯二年,陕北会爆发大面积的旱灾,比现在更严重。随后的崇祯年间几乎年年有旱灾,绵延到明朝灭亡。期间草木焦枯,作物颗粒无收,灾民遍野。

明史中,出现人相食三十四次,大部分都是在明朝末年。

天灾再加上朝廷腐败,苛政恶吏。

正应了那句: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

粮食,是眼下第一重要的物资。接下来连绵的干旱。没有吃的,会让三秦大地变成食人炼狱。而林飞的目标不仅仅是自己有的吃。他还要生产出足以拯救整个大明灾民的粮食。

要想作物长得好,种子,化肥,土壤、水利、农药缺一不可。眼下光水源这一项陕北就不行,如果发生旱灾林飞也只能徒呼奈何。

他想清楚了,后续需要更换一个水源充足、土地肥沃的根据地。现在要做的是先拿出一部分种子做试种。掌握方法。

林飞带来的是玉米、土豆和红薯的高产原原种,装于密封瓶中,里面还有硅胶干燥剂。这三种作物其实早已传入明朝,但只有沿海少量地区有种植。

原原种即育种家种子,遗传性状稳定,纯度在九十九点八以上。原原种培育出来的就是原种。原种培育出来就是良种,也就是最后农民拿来种的。

种子会有代际性状退化,到三代的时候产量大幅下降。因此需要制种和种植并行。制种时散播或者杂交,筛选纯净株,源源不断的产出一代种,维持住产量性状。而这需要有严格的技术要求。

另外红薯、土豆的代际遗传会积累毒素,还需要使用脱毒快繁法。明代没法检测,只能拿禽畜试毒。异花育种的玉米则使用自交混种法。

林飞记得种植所需肥料是磷、氮、钾三种,对此他早有主意。烧荒后收集草木灰可获钾肥;挖鸟粪、禽畜粪可获磷肥;在田埂下种苜蓿可以固氮,也可以当牲畜饲料。

林飞每每一想到这些生物知识,就觉头疼脑胀,仿佛回到被考试支配的梦魇岁月。以上种种显然不是他能全部考虑到的,林飞也没亲自种过地,很多也是不知其所以然。

迫于生存压力他只能硬着头皮在饥民中找寻有经验的老农。并且详细描述他所要做的育种过程。

“你说的这些有点像徐子先《农政全书》中的内容。”在林飞身后晃悠的刘兆奎听了一会后,随口答道。

“你看过?”林飞惊喜过望,他抓住刘兆奎的肩膀使劲摇晃,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略知一二”这是文人的谦虚。刘兆奎虽然只是个小知县,但他家族为松江刘氏,是个农学世家。与徐光启(字子先)交往甚密,这农政全书他曾看过原稿。还曾实际在自己家中田亩验证。

原先刘兆奎任蒲城知县时。心系黎民的他就曾去信回家乡要来了副本,仔细研读一番。无奈发现其中要求的良种实在太难寻,这才放弃。

刘兆奎思考片刻,张口说道,“你选那块试验田只会糟蹋了种子。制种就该找最肥沃的地方。另外天气、农时、风向,间距,水源都要考量。”

林飞大喜,这个文人居然懂行,他仿佛找到了救命稻草。让他研究这些生物知识比杀了他都难受,他只懂要求,并不懂原理。活马当死马医的林飞一把拉住刘兆奎,去往了他住的窑洞中细谈。

林飞很好奇一个知县为何懂种地,刘兆奎就老实的给他叙述了缘由。当松江刘氏、农学世家、徐光启这几个关键字一出。林飞一下双眼放光,恨不得抱着刘兆奎亲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