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炎在邓定的引导下,一面妥善安置自己带出来的三百九十二位乡中兄弟,一面也让邓定在自己面前炫耀一番他执掌下的数万汉家遗忠。
刘炎当初对青城山“道寇”的印象,也只是听城门校尉隗文所言,如今身临其境,此时方知,这片促狭之地确实是别有洞天!
天师洞周边数十个河谷和山间平地上,熙熙攘攘,密密麻麻,竟然聚集了总共近六万余户道徒,教坛、市集、田庄、作坊、马厩、关寨,凡是百姓生活相关,概是一应俱全。
这些道徒多数是成汉被桓温攻灭后,不愿意降晋的成汉遗民,还有被周楚滥杀之举逼迫上山的良民。
这青城山上的数万徒众,粗略估算下来,让邓定拣选操练一番,确实已有万余丁壮以供驱使,闲时为民,战时为兵,这便是夺蜀复国的倚仗之资!
这几日,刘炎白天观摩邓定练兵备战,晚上与邓定共议军机,一番相处下来,也让刘炎对这位成汉最后的中流砥柱有了更深的了解。
这邓定虽然脑袋有些迂腐耿直,但确实是对自己的岳爷爷范贲虔诚崇敬,对成汉政权也可谓是公忠体国。
想当年,成汉末帝李势都降了,也勒令坚守成都的守将向晋军投降,隗氏兄弟忍辱负重,率众北趋三十里,故意向雒县萧敬文请降。
而邓定耿直刚烈,宁可率众远遁西山,归于老道范贲,也不肯向死对头周抚投降。
甚至桓温许他官复原职,以征西将军外加封侯的高官厚禄诱降,邓定却始终不为所动。
皇帝都降了,成汉都没了,他还坚持个什么劲呢?
其中缘由,恐怕也只有邓定自己心里明白。
刘炎心中亦是庆幸,有这样久经沙场的忠义国士与自己互为袍泽,不管是刘汉还是成汉,值此艰难时节,最需要的就是勇于抗晋的英雄汉!
几日下来,躬身体察,刘炎也渐渐摸清了山上的生活习惯与风俗秩序。
与周楚缠斗了许多时日,疲累、苦楚,终于有一方净土能让自己与兄弟们安心的休憩一下了。
并且,如今再与邓定共参军机之时,亦是从前方探得消息,兵临山下的那方部队,确如当时自己所估,有四千之数。
而且更重要的是,这方部队,并非是周抚亲自带队。
当然这也算是在预料之中,周抚毕竟身负镇蜀重任,即便是自己儿子涉险,又岂敢随意轻出,如今分派四千强兵相助,已经是周抚能够做到的最大努力,毕竟周抚手里就只有万余兵力。
当初桓温定蜀后,将他安置在彭模,将萧敬文安置在雒县,两地一南一北,各屯众万余,钳制成都,就是要保证成都这个蜀中政治中心的稳定。
然而,桓温离蜀不久,蜀中局势就遭大变,桓温自以为精密的部署也未能如愿。
而在刘炎看来,如今正值巨变前夜,而自己既然已经被卷入了这场迟早都要到来的蜀中乱局之中,只能想尽一切办法,趋利避害。
犹记自己先祖刘备《先主传》最后那句,“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竞利,且以避害云尔。”
帝王之始,亦是辎较毫末,以期防微杜渐,此乃是百世不易之箴言。
如今,邓定眼见周抚已经分派重兵在山下,被自己所布置的疑兵所牵制,邓定更是毫不掩饰的向刘炎坦言,自己将要率众万人,直接奔袭成都,以期攻杀杨谦。
此时的刘炎其实一点也不担心邓定攻不下成都,毕竟有城门校尉隗文这个“内鬼”存在,这也让杨谦在历史上成为了怂哥一枚。
若依照历史进程,邓定与隗文里应外合,夺下成都,赶走杨谦,这是板上钉钉的事,这也是为什么刘炎当初与邓定商议夺取蜀地的战略谋划,全是从邓定攻入成都之后开始的。
因为邓定攻入成都之后,就会化身坑哥一枚,主张死守成都,刘炎自然不愿意跟着坑哥一齐入坑。
眼见成都势在必得,邓定一面抓紧练兵备战,一面催促刘炎赶紧启程,就按刘炎所谋,作为使者暗赴雒县,缔结萧敬文,共击晋军。
刘炎深知,自己既然已经主动向范贲献上夺蜀复国之计,那这雒县就是必须要去的,萧敬文也是必须要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