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植道:“不管任何办法,都只有两个目的,第一,减少流通的宝钞,第二增加流通的商品,税购法便是朝廷规定,大明百姓可以用宝钞代替一部分物品,抵扣一定的赋税,这么做既能回收宝钞,百姓手中也有更多的粮食流入市场之中,”
朱元璋道:“百姓用宝钞交税,那朝廷的粮食怎么够用?”
朱植道:“拿百姓上缴的宝钞再到市场上购买,父皇,想要宝钞增值,朝廷总要拿出一些利益分享给百姓,若是要朝廷一分钱不损失,那让宝钞增值的事情,是绝对不会做成的。朝廷印发宝钞,回过头却不收百姓手里的宝钞,这会进一步使得百姓对宝钞没有信心,宝钞贬值的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这个。”
朱允炆疑惑道:“宝钞的价值还与百姓的信心有关?”
朱植答道:“准确来说,不是百姓的信心,而是朝廷的信誉,很简单的道理,朝廷的信誉越好,百姓自然更相信朝廷,从而他们也会更相信朝廷发行的宝钞,我们不妨逆推一下,朝廷刚开始发行一贯宝钞,它的价值真的是一贯宝钞,但随着宝钞的真实价值下降到了一百六十文,从开始到现在,宝钞的差距已经高达六倍多,那么这中间的差价,都让谁赚走了呢?”
“假如朝廷今后还要发行大量宝钞,那么发行的宝钞价值,只能抵一百六十文,可随着这一批宝钞流入民间,那么它们的价值很可能就只剩下一百五十文,朝廷拿他们当一百六十文花,到了百姓手里,他们就只能当一百五十文花了,这中间的十文钱,是不是朝廷从百姓手中赚走了?”
朱允炆听了这话,好像觉得朱植说的很有道理,但哪里有道理,他也说不清楚,也没办法找到理由反驳,朱元璋就在旁边,他可不想承认目前宝钞的发行是在掠夺于民,于是他反问道:“十五叔,你在泉州成立了东南商会,并且发行了东南商会的股票,不知这股票和宝钞之间,到底有什么异同?”
朱植想了想,回道:“要说不同,它们的差异非常之大,要说相同,它们之间的差异又非常之小。”
朱允炆问道:“此话何解?”
朱植道:“股票根本异于宝钞的地方在于股票并非钱,钱的意义在于交易,在于有不同的面值,这样才可以在交易中找零兑换,而股票一股就是一股,并不能拆分,同时它的价值是用钱来衡量的,而它本身并不存在价值。”
朱允炆马上找到其中的关键,问道:“那么股票的价值来自哪里?”
朱植道:“这就牵扯到它们之间相同的地方了,本质上,他们都是用来衡量市场对发行它们的主体前景看好程度。”
朱允炆知道朱植所说的每一个词语的意思,但合到一起脑袋便懵懵的,他追问道:“十五叔能说的更清楚点吗?”
朱植在心里偷笑,他也算是让古代人体会到了后世总是出现的看起来非常高大上和专业的词汇组合成的一句话,让人一看便不知所云。
“说明白点,便是福建的百姓,非常看好东南商会未来的赚钱能力,而大明百姓并不看好朝廷对宝钞的掌控能力。任何一件事,总会有脉络和规矩可循,也许每个人对这个脉络和规矩有不同看法,但他们合在一起便形成了一个市场的统一看法,市场认为,东南商会假如不出现意外,那么未来它赚的钱会越来越多,同理,市场认为,假如不出现意外,大明宝钞的价值会进一步下降,任何人都能说谎,但总体的市场不会,所以我才说,市场对东南商会存在信心,而对宝钞正在逐步失去信心,依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再过十年,恐怕一贯宝钞,就只值一百文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