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气歌》,前世大儒文忠烈于将死之际,在地牢中写下的传世遗篇。
也是这首正气歌,第一次详尽形象,近乎本真的阐述了何为浩然之气,以及如何感应存养浩然气的方法。
文忠烈在《正气歌》的序中曾说:
他曾被囚禁在一处逼仄低矮,污秽幽暗的小牢房中长达两年。两年中,湿气、土气、日气、火气、脏气、腐气、恶气混杂一起,时刻侵染与他,但他却安然无恙。
为何?
因为“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彼气有七,吾气有一,以一敌七,吾何患焉?”
故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气也!
作为前世地球最后一位儒家之正统,文忠烈的传世遗篇如果还不能感应文道浩然,那陆文也就真的没招了,直接递上拜帖给人当狗得了。
想到这里,陆文提笔准备誊录下《正气歌》。
“天地有正……”
可陆文才刚写下四个字,手中那原本那轻盈方便的毛笔就忽然变得有千钧之重!
一股莫名且奇异的气韵笼罩在陆文身周,而在这股气韵之外,还有数道气韵彼此纠缠,相互撕咬……
这一刻,
陆文身周仿佛存在着一股无形无迹,却又有着毁天灭地之意的风暴在疯狂肆虐,而陆文就处在这风暴的中心,随时都有倾覆毁灭的可能。
“呼——”
只一个呼吸间,陆文就变得浑身大汗淋漓。
整个人脱水一样虚弱。
他大口喘息着,就连脑子运转都快有些不灵光了。
休息了好一会儿,陆文才缓过劲来,大脑重新开始思考。
“正气歌好像被什么东西阻挠着,以至于自己完全无法书写。”陆文望向半空,眼神仿佛透过茅屋屋顶看到了那冥冥天穹外的东西。
这个世界的修行体系最初并不是现在这样的。
从最初的神人血脉,到后来的巫蛊传世,再后来百家争鸣,三法鼎力……每一个时间段中,不同修行派系间的争端十分激烈。
修行派系之争甚至能上升到国战层面。
直到九百年前,一位名叫王勃安的天才横空出世。
这位王勃安父亲是一位夜香郎,也就是天没亮去收大粪的收粪工。
出身极其低微。
但他却聪颖异常,别人需要苦读的文章书籍,他却看过一眼就能知道其中真义。
后来这位踏入修行之路,先是拜入武庙,修炼正统修法,之后又遍学白家,学究三教。
最终在年岁六十时,创立出如今的修行体系,万法归一。
随后王勃安开始四方传法,收下门徒无数。
那时的各个修行流派虽然也曾试图阻止,但王勃安创立的新法简单质朴,却又大道通天,修行新法的修行人能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强的力量。
渐渐的,
新法的的推广和普及已成滚滚洪流,无法阻挡。
其他流派见势不可挡,纷纷开始学习新法修行,并把自己流派中的精义融入新法当中,从新法脱胎出全新的功法。
于是王勃安的新法遍地开花。
流派也越来越多。
到如今,
各家功法在表现形式上,属相精义上或许各不相同,但其根基都是当年王勃安的新法根基。
当初从史书里看到王勃安的事迹后,陆文以为这位神人可能会气开天门,白日飞升!
毕竟这一统万法的功绩,哪怕只是其中蕴藏的功德都够封半个圣人了。
但奇怪的是!
王勃安没有飞升。
他在传法十二年后,于七十二岁寿诞之日,溘然长逝。
陵寝就在其家乡绛州龙津。
其后人更是被历代王朝封为传法天师,世享供奉。
虽然王勃安一统万法,结束了曾经如火如荼的流派之争。
但如今看来……
流派之争并没有结束。
它只是转移到了常人无法看到的地方。
要这么说的话……
王勃安的身份也很有说法啊。
想到这里陆文起身踱步,大脑不停思索——“那莫名出现的气韵,其中很大一部分在庇佑我,但在庇佑气韵之外的气韵同样汹汹,如果我更强倒是能硬撑,可我现在太弱了。”
那庇佑的气韵即便全力抵挡,也不可能做到丝毫影响不漏。
而那几股气韵之争,哪怕只泄露出半丝,也够现在的陆文死八百回了。
那有没有办法能绕过那气韵的感应?
等等!
说不定还真行!
这个世界的文字虽然也是方块字,但文字形制更像篆文。
这方世界把现行通用的文字称作「象文」。
据说象文是从天地道纹中感悟简化而来的文字,最初的象文更是有着通天唤神的伟力。
是只有祭司,君王,贵胄才能掌握的“力量”。
而随着文明的演化,象文也在不断精简变化。
到如今,
只要学习就能使用象文读书写字。
而相应的,传说中初始象文所蕴藏的伟力也随着象文的变形而逐步消散。
在陆文看来,象文虽然经过不断精简演化,失去了其内部蕴藏的力量,但文字一脉相承的信息却始终存在着。
所以陆文用象文书写《正气歌》会被这方世界的某些存在感应到。
那如果……
不用象文呢?
如果书写《正气歌》用的是简体字呢?
虽然在地球传说中,汉字最初的发源也是仓颉效法天地,观摩自然所创造的文字,即便经过几千年的演化,很多文字仍旧能看到当初的影子。
但!
地球那方天地,跟这方天地完全不是一回事啊!
底层代码都不一样!
这个世界的某些存在自然也就无法识别陆文用简体汉字书写出的东西是什么了。
说不定只会认为那是陆文一时兴起的鬼画符。
这就好比苹果手机再牛逼也无法识别安装安卓系统的安装包一样。
但问题是!
这方世界的某些存在都无法识别的话,那陆文还能通过《正气歌》沟通浩然,接引正气吗?
反正不要钱!
那就试试呗!
陆文重新提笔,开始在纸上用简体字书写《正气歌》。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