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邦华倪元璐早就猜测李亭进宫所图非常。
在崇祯问他们之际,他们先问李亭,就是要看看他到底包藏什么祸心。
“你跟明抢有何不同?”
李邦华实在看不惯李亭,人家禅让也是要三番两次的推让一番,有好多程序要走。
今日之李亭,实在是跟流氓差不多。
可是,他实在错怪了李亭,李亭哪里知道,就连禅让也是要推让一番,大臣的劝进更是要连番推让,最后实在是“盛情难却”,最后才得以登基的。
李亭只是想着,反正已经兵临城下,一个禅让让政权的合法性更强,尽量让一些遗老遗少们闭嘴。
“好!朕同意禅让!”
宝座之旁,崇祯终究没有听到李邦华倪元璐什么意见,同意了禅让。
听到崇祯同意,李邦华倪元璐眼中含着愤恨之色,却又十分委屈的神情道:“陛下,天下尚有一半在大明之手,只要有人登高一呼,必能与李亭这叛贼血战到底。
陛下若禅让,会寒了大明那些最后义士之心,陛下,三思啊!”
“禅让之后,朕能有澳洲之地,可为大明延续道统,尔等也可追随朕去那里,中土之地,若是能少些杀戮,终究是百姓之福……”
崇祯也许怕李亭反悔,急忙答应着,但是终究有些心虚,不敢正视殿内李邦华倪元璐这些最后的忠臣。
李邦华悲愤不已,但是崇祯之话,再无可转圜之余地。他猛的向前飞奔,正要一头撞到柱子之人,没想到,早就有人站立在那里。
这时,他看着洪承畴已经请回崇祯继续高坐宝座之上,不是让他继续做皇帝,而是让他写圣旨,颁布禅让诏书。
李邦华仰天一声长叹,痛哭道:“我大明三百年社稷,竟落得这帮下场。当年洪武皇帝何等英武,今日之子孙,竟是这等……哎,竟是这等……”
他终究没有说下去,旁边倪元璐等几个最后的忠臣,一起伏地,嚎啕大哭起来。
……
洪承畴毕竟是翰林出身,还有其他一些投降的大臣,在他们的帮助下,禅让诏书写好,用了玉玺之后,直接颁布天下。
李亭虽未正式登基,但是已经是帝王之身。
崇祯去除帝号,改称明王,不能留在紫禁城,他也不想去南京紫禁城,他之意思,是去沈阳原来清朝的皇宫暂时居住。
李亭答应下来。
一个月之内,崇祯只要离开紫禁城即可。
……
一个月后,明王朱由检在铁拳军的护卫之下,带着长长的队伍,在众多百姓的围观之下,洒泪离开紫禁城,一路往沈阳而去。
三天后,李亭身穿黄袍在紫禁城登基。
首辅并没有选用洪承畴,而是用了陈子龙,这个李亭的弟子。
果然,李亭第一道圣旨,就让朝中吓一跳,五年之后,科举将开设数学科,物理科,航海科等,这些优异者,一年能点翰林。
全国至少每县要设置小学,省内设置大学,州府要设置中学。
十年之后,科举一年一考。
这简直是石破天惊的消息,惊骇的官员都有些懵掉,不过,现在他们还不怕,只是不知道那些数学,物理,航海都是什么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