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
“简直荒谬,他以为他是谁,江南之主吗?”
代理礼部尚书贺世寿,看着堵胤锡带来的信。
当然,是给监国的,但监国其实不怎么管事,毕竟她还在守孝,所以看完知道与她无关之后,就很失落地甩给马士英,剩下就是马士英为首的内阁和九卿廷议来处理了。监国朝廷建立之后,目前政务处理依旧延续了廷议制度,依旧是阁臣和九卿共同商议,而且也不准备改变,事实上这个制度在目前来讲完全符合各方利益。
没必要改变。
而且廷议本来也是明朝后期面对重大事务时候通用的惯例。
崇祯就经常召集内阁和九卿这样廷议。
首辅都得廷议决定。
至于杨丰的开价……
第一,收复南京后,左良玉抢的银子全归他。
这个倒是没什么可说的。
左良玉抢的那些银子肯定归他,然后由他主持分配,毕竟高杰等人都还在等着,而且杨丰在分配方面称得上信誉卓著,后者也接受他的分配。
这些文臣和他们背后的士绅们就算眼馋,也不敢在这個问题上纠缠。
他们的原则就是牺牲那些勋贵来满足杨丰的胃口,至于合法性的事情这个更好解决,城内勋贵都附逆了,他们都把左良玉部下大将请到自己家,让自己的女人在床上伺候了,这还不算附逆那怎么才算附逆?
就算有铁券也不行啊!
铁券就免三死,免一次划一道,三次划完就作废。
三次而已。
等进城就是给他们一人找三十项死罪也没问题,再说附逆本来就不在免死范围,所以要么砍头抄家,要么别再纠缠你们的银子。
认命吧!
这个没什么悬念。
他们肯定认命。
但是……
第二,恢复税收征粮。
准确说全面恢复朱元璋时候的税收体制,即完全废除一条鞭法改革后的征银,在地方恢复粮长制度,并由粮长征粮运输到官仓。
这,这就只能说是无理取闹了。
尤其是对于苏松常嘉湖杭这块可以说士绅的核心区来说,因为他们最重要产业都是纺织,大量农田实际上种的是棉花,是桑麻,不产粮食。而他们的粮食大量从湖广运来。而杨丰要恢复征粮,因为距离关系,向其他各省的推行肯定不快,南直隶肯定是第一批,其实一条鞭法没有真正完成全国,南直隶是真正完成的,但部分省份依然收粮,所以也不可能从别的省开始。但问题是这一带大量农田都种经济作物,根本不种粮食,而种田的佃户也不会高价去买外地粮交税同时种棉花。他们会自己种水稻,减少棉花种植面积,然后这些地方的纺织业会面临原料短缺,外省原料就会涨价,士绅们在纺织业上赚的钱会锐减。
甚至外省纺织业趁机崛起。
比如山东。
而且征银需要佃户卖棉花卖粮食换银子来交税,作为控制贸易的士绅还可以压榨一次,但直接收粮食就没有他们压榨的余地了。
这个制度很坏。
话说朱元璋定的,那就没有对士绅好的制度。
尤其是他那个是由粮长负责征税的。
而粮长是通过划片,在每万石税粮的片区内,由土地最多的担任,由他负责征粮,准确说是里甲负责带着民夫把粮食送他那里,他送指定官仓,这个倒不重要,朱元璋这套的关键就是南京属于水运中心,所以运输相对简单。
重要的是……
收不够自己补啊!
必须收够一万石。
缺多少自己就拿粮食补多少。
这他玛完全是祸害士绅的制度啊!
当然,有些好处,比如粮长做好了可以当官,甚至洪武朝尚书都有从粮长提拔起来的,但问题是现在地方够资格当粮长的士绅,有哪个缺官做?谁不是举人进士,谁家不是世代簪缨,缺这个不值一提的机会吗?
而且想想就知道,杨丰不会简单拍脑门子就想这么做,这个家伙在山东就搞人口普查,田产普查,所以他改回征粮是假,借机会搞人口和田产普查是真的。而且山东士绅家奴婢超过法定数量的都要交丁银的,每个奴婢都是有人头税的,他清查完肯定也要江南士绅交人头税……
后者僮仆数千的一堆啊!
每年光给奴婢交税就得交几千上万石。
不交就释奴。
不释奴就交税。
不想释奴也不想交税,那这都是你的义子义女,以后都有权分家产。
这是一套组合拳。
另外这个制度也毁了地方官员一个最重要的捞钱手段,火耗这个东西直接没有了,火耗是收的银子重铸之后的损耗,他都不收银子了,哪里还有什么火耗?虽然征粮也有损耗,这个东西是自古就有的,雀鼠耗嘛,南朝大臣看着家奴一车车往家里运粮,疑惑地问都是从哪里来的?家奴回答雀鼠耗,大臣笑着说道,好大的雀鼠啊!但问题是收粮的是粮长。
不是地方官员。
地方官无权收税。
而粮长缺了粮食要自己补的,他也不会搞这个。
那地方官吃什么?
他还有第三。
恢复矿监和税监。
这混蛋就喜欢戳江南士绅肺管子啊!
一套恢复朱元璋的恶政,一套恢复万历的恶政。
他不知道当年为了矿监和税监死了多少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