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差一边走,一边喊。
街上的人炸开了锅。
“你听到了吗?皇上的墨宝免费领取。是真的吗?”
“该不会是骗人的吧?”
“你傻啊!那喊话的人是官差,还能有假?”
“真有这种好事?我才不信呢!”
“走,走,我们去兵部看看。”
……
街上的人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成群结队往兵部赶去。
兵部衙门。
十五块镶着金边的牌匾在架子上高高摆放着。字迹龙飞凤舞,笔走龙蛇。有三款,分别写“积善之家”五幅,“积德之家”五幅,“积福之家”五幅。字迹的下角,还盖有皇上的私章。
太想要了,怎么办?
很多商贾世家太想拥有了。自古以来,士农工商,商人总让人排在最后一位。说什么商人奸猾,势利,唯利是图。
如果能请到一幅皇上的墨宝,供奉在厅堂,是不是倍有面子?
不仅商人有如此想法,寻常百姓人家也是如此。
大家一起挤在通告前,都想知道如何才能获得皇上的墨宝?
一张大红纸通告贴在墙上,一个身着宫中打扮的内侍,高声朗读。(读书识字的人少,通告前往往会有读报之人。)
“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寒门关狼烟四起,北疆胡人虎视眈眈。眼看秋收在即,我大庆将士更是奋起抗击,誓守边关。
今蒙皇上特许,为边关将士筹粮,捐赠粮草。一担约为一两银子,互为折算。可捐粮可捐款。捐粮者从数量上从多到少排列。最前列为第一档,十五名。可获赠皇上亲笔墨宝一块。第二档,凡捐粮上万者,店铺可获赠捐粮店的匾额一块,三年内税费减半。个人可获赠凭章一枚,见官不跪。第三档,有捐粮记录者,名字皆可刻在兵部门口的石碑上,以供世人瞻仰。
国破家何在?我们绝不能让边关的将士饿着肚子又流血。大庆的万千子民们,我们要共渡难关。
倾巢之下,焉有完卵?”
内侍的声音抑扬顿挫,读得声情并茂。
围观的人群越来越多,大家七嘴八舌讨论着。
“老夫来了!”只见太傅大人带着京城各学堂的夫子和学生们匆匆而来。
“说得好!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我捐白银一万两。”太傅曾林激动地说,成了捐粮第一人。
“我捐十两。”春风学堂的山长孟夫子紧随其后。
“我捐十两。”
……
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
兵部的官员设了十个位置同时登记。夫子和学员们排成十个长队,后面的百姓也跟着排队,都想尽一份心意。
有的捐十两,有的三两,还有的五百文,二十文,十文……。
不管银子多少,都是百姓的心意。所有登记的官员都认认真真写下来。
京城之中,除了官宦世家,就是商贾云集。商人经济实力强劲。尤其皇商贺家。
收到消息的贺家,在书房议事。贺家主贺智远决定,无论如何,一定要拿到皇上的墨宝。
下午,管家带着两万担的粟米,十八万两的银票来到兵部。
同样的,经过几天的商量,做布料生意的贾家,做粮食生意的吴家,做酒楼的陈家……都来到兵部,目标直指皇上的墨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