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舌尖观影五(2 / 2)直播:古人陪我一起补课首页

没有这种习俗的地方,大家看的很是惊奇,不少人觉得是个很不错的祝寿方式,可以学一学。

也有孩子疑惑,这面都在碗里,又不能挑出来比,这谁能知道到底哪根最长,万一给的就是最短的呢?

大人听了他们的疑惑哈哈一笑,也不解释。

有文化人看着岐山臊子面制作方式,感慨不愧是岐山,周的发源地。

木耳、豆腐黑白分明,鸡蛋富贵,红萝卜日子红火,蒜苗生机勃发,看着是当地人对生活的美好向往,但也有人看见的是隐藏起来的文化脉络。

红黄青白黑,这分明是五德之色,不愧是岐山。

[绿色的箬竹叶被清洗的干净,带着靛蓝色花布头巾的阿姨们排排坐下,从搪瓷盆里舀出糯米。

“嘉兴人踏实放心的一天,是从一个个热腾腾的肉粽子开始的。”]

明清时候,有嘉兴的幸运观众发出弹幕:是的,我们天下粮仓的嘉兴,肉粽软糯美味,主播你一定要去尝一尝!

同时期的北方人也愤怒反驳:粽子怎么能有肉的,主播,来吃我们的红枣豆沙粽子!

南方人立刻回应:闽南的,烧肉粽和碱粽很美味,诚挚邀请主播品尝!

肉粽、碱粽,一听都是咸的,北方人眼前一黑:粽子怎么能是咸的,你们作弄粽子!

南方人:苏州的,红小豆煮熟去皮滤沙,加砂糖和油脂制成馅,馅里还夹一块肉,这粽子油润清香,美味不接受反驳

北方人:我们关中一带就是糯米,煮好的粽子放凉,淋上蜂蜜,端午时候吃它,又凉又甜,沁人肺腑,主播你一定要去试试。

南方人:我们广东的咸蛋黄粽子也很好吃。

北方人:我们山东的黄米粽子粘糯香甜,不会很甜,一定很对主播你的胃口、

凑热闹的四川人:我们这里是糯米红豆泡了,里面放椒粉、川盐、腊肉,鲜香油润,一点麻辣,很好吃的

看见这条弹幕,南北方人统一战线:粽子绝不可能是辣的!

一致对外喷完,他们开始了对粽子咸甜味道的争夺大战。

月饼也就算了,不是每户人家都能吃得起,那次中秋他们就只当没看见那些稀奇古怪的月饼。

但是粽子是过端午的时候,大部分普通家庭也能吃的,彼此都有悠久的历史传承,这方面谁都不肯让步。

这个话题,主要是饮食习惯都基本固定的明清时代南北方在争吵,一条条突然增多的弹幕都是他们在开战。

明清往前的朝代也没想到,这个粽子话题,明清人居然会这么在意。

大秦人听了这个端午节的历史就感觉很微妙。

五月初五的端阳节,本来就是有很久历史的节日,为的是夏季驱除瘟疫,到底是怎么成了你们后人嘴里为了纪念屈原来的?

大秦人觉得这节日有点反秦,六国人不太服气他屈原能和端午节绑定,这不是后人一放假就都知道他了吗?

名留青史的成就达成的太高,让不少也想完成这个愿望贵族官僚很是羡慕。

[灯光白亮的宽敞室内,每个人都穿着白色衣服,戴着帽子口罩,动作快速的裹粽子。

一个从四川来嘉兴打工的裹粽师,每天会完成三千只粽子,平均每分钟七个粽子。

长长的粽叶卷好,放上馅料糯米上称称重,然后快速缠线裹好。

在这个标准化车间,一个粽子从制作开始到制作完成,一共三十六道工序,一个工作日会生产一百多万只粽子。]

包粽子一天多少个?

包裹粽子的人都惊呆了,粽子可不比饺子,它是包好了还要多一步缠线的工作更费时间。

刚刚吵得很凶的人都停下来了,目瞪口呆看着这一段。

粽子也能标准化车间?

车间里一个大工作台上摆着粽叶、糯米、肉还有给工人称量的秤,一个大工作台围着六个裹粽师。

这一个车间,他们就看到少说几十张大工作台,最少也得有有两三百人,应该还有很多没看到的人。

糯米黏糯不是那么好消化,手掌大的粽子里面还有肉,有主食有肉有盐有油脂,一个粽子就能让人过一天不会饿死。

这个工厂一天就能生产一百万个,要是能卖到他们朝代,可以说一个工厂就能养活一个大城。

当然,这种买卖的粮食没有安全,他们也就是想想。

大家在意的,是能供给粽子生产的糯米产量。

一天就能做这么多粽子,消耗的糯米这么多,而工厂又不可能是一年只有端午几天才开工。一年下来消耗的糯米数量,都是个不小的数字。

又是嫉妒后世农业,只能含泪等着自家农学家们早早成功的一天。

[晚稻成熟之后,就是宁波人做年糕的时候。

顾是宁波井头村的大姓,顾阿公顾阿婆们推着磨盘把晚粳米磨成粉,再蒸粉、搡捣,揉搓成型……]

白色的水磨年糕,绿色的艾叶年糕……

熟悉的制作过程,熟悉的年糕,宁波人看的很亲切,也勾起了一些不太美妙的伤心往事。

对,我们宁波人确实新年前一做做上百来斤年糕,存着慢慢吃,腊月吃到来年开春。

煮年糕、炒年糕、年糕汤,什么吃法都有。

在没条件挑剔的年代,能有食物过冬就很好了,但是漫长的吃年糕经历,偶尔也会是种噩梦。

顾家热热闹闹的四代同堂年夜饭,看的大家艳羡不已,但是一听旁白说这样团聚的日子一年只有几次,大家又都伤感起来。

后世别的都好,就是人人都往外面跑,一大家子人人都忙,能停下来的时候少。

[ 热热闹闹的新年,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做焖面,包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