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刘姓简史、三支起源、五位先祖(1 / 2)中华留氏总谱下卷首页

刘字本义是杀,后延伸至表示斧钺等利器,在东周青铜器铭文中刘字为手执两刀解剖状。

而它的繁体字,则是“刘”,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卯”、“金”、“刀”,这三个部分都是和武器有关。

因此,刘字的产生也应该来自原始图腾崇拜,即某部落崇拜“刘”这一武器,可狩猎,可御敌,护佑族人在蛮荒时代得以平安发展繁衍。

而据《史记》《汉书》《通志·氏族略》和《中国姓氏》等古籍所载,刘姓的起源主要有三支:祁姓、姬姓、外族的改姓。

其一,刘姓最早的一支来源于祁姓,始于夏朝,出于刘累。

刘累是帝尧的十九世孙,他的事迹最早记载于战国时成书的《竹书纪年》《左传》,可信度较高。

刘累之着名和一个养龙的传说有关。

早年,刘累曾向豢龙氏董父学习豢龙(养龙)御龙之术。

约公元前1879年,夏王朝第14任君主孔甲时,天降龙于今河南省临颖县。孔甲派刘累到此养龙,代行豕韦国君,长达7年之久。

后来,由于不知何故,死了一条雌龙,刘累怕孔甲治罪,就把龙肉加工成美食,送给孔甲吃。孔甲享用后,感到味道鲜美,又向刘累求食,刘累怕死龙事发,孔甲追究问罪,便于约公元前1873年,迁徙到今河南鲁山隐居,改称“丘公”,后又改名刘累。为何取名刘累?据说他的手上有“刘累”纹样,很吉祥。

后来,刘累族人就改姓刘氏,中华刘姓从刘累之后开始繁衍生息。

故此,刘累是刘姓的得姓始祖。

刘累生活于夏朝,被称为御龙氏。刘累后代在商朝被重新封于豕韦,便称豕韦氏。周朝时期,刘累后裔先后被封到唐地和杜地,所以又称唐杜氏。

周王室大夫、杜国君主杜伯被周宣王冤杀,而杜伯则为杜姓、范姓、刘姓的共同先祖。

杜伯死后,他的儿子隰叔逃到了晋国,作为晋国的士师(法官),成为了士姓和晋国六卿之一范氏的先祖。

隰叔的四世孙叫做士会,辈晋君封于范地,史称范武子。他是范姓得姓始祖,同时又是刘姓的中兴之祖。

因为,汉高祖刘邦就是士会的直系后代。

其二,刘姓的来源为姬姓,始于东周,开基始祖是姬季子。

姬季子是东周第九位君王周定王姬瑜的弟弟,大约在公元前599年前后,被周定王赐封于刘邑(今河南偃师西南),建立起姬姓的刘国。

此后,他的后裔便以国名为氏,称刘氏。

但是到了周贞定王时期,刘氏家族在王室内部斗争中失败,家族彻底衰落,刘国也被王室灭掉。

至此,这支活跃于春秋时期,执掌周王室朝政长达100年之久的姬姓刘氏家族,就突然从历史长河中消失不见了。

至今,已无以姬姓刘氏后人自居者,应已融入了祁姓刘氏。

其三,刘姓源于他姓或他族的改姓,此类刘姓多始于西汉之后。

如项羽的叔父项伯,因在鸿门宴对刘邦有救助之功,刘邦赐他姓刘,项伯就成了刘伯。

公元前202年,刘邦在洛阳即皇帝位后,接受娄敬建议,把国都迁到长安,便赐娄敬姓刘,娄敬就成了刘敬。

还有不少刘姓为匈奴后裔,而在此期有“胡人附汉,十胡九刘”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