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49章 大明版的凌烟阁(2 / 2)重生崇祯,魏忠贤没死,挺急的首页

西洋画最擅长的便是表现光影效果,这种手法使得画面更加生动且具有立体感,让人感觉这些人物就如同是通过相机拍摄下来的一般。崇祯皇帝之所以选择这种方式,是希望后世之人,乃至当今之世的人们,都能清晰地了解他这位皇帝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

时间悄然流逝,将近一个时辰过去了,这对画师和被画者来说无疑都是一场严峻的考验。

这时,王承恩轻手轻脚地走到了任宝华的身后。此刻,绘画工作已接近尾声。当王承恩初次目睹西洋画那极致逼真的画面时,险些失声惊叫。在他眼中,皇帝和四位巡抚的身影在光影的映照下愈发凸显,宛如他们真实地站立在画布之上。

不出意外的话,任宝华的作品获得了崇祯皇帝的赞誉,并被赐予了官职。他还是被分配到了钦天监。外籍官员通常都会被安排到钦天监工作,除非他们有着重大的贡献或者卓越的科学才能,才有可能被调到科学院任职。

也是在这一天,崇祯皇帝同意了汤若望等西方传教士关于大明朝政务部门选用西历的建议。从此以后,往来的公文可以加上崇祯二年(1629年)这样的字样,但同时也可以选择保留天干地支的年份标注方式,例如崇祯二年己巳年。

这条建议性的改革措施对于西学派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鼓舞。毕竟,大家都知道公元一年是神的儿子诞生的年份。崇祯皇帝以一种开放的姿态接纳了这个标准,对于天主教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崇祯新历也在这一年正式颁布,由徐光启牵头负责编纂。

当然以上这两条都没有崇祯和四大巡抚的合影油画,带给所有人的震撼感更强。

当这幅油画被展示出来的时候,整个朝堂都陷入了一片寂静之中。崇祯皇帝端坐在龙椅之上,身姿挺拔,面容严肃而威严。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坚定与决心,仿佛在告诉世人,他将带领大明走向繁荣昌盛。

四大巡抚则站在崇祯皇帝身旁,他们各自展现出独特的气质和风采。有的巡抚面带微笑,显得和蔼可亲;有的巡抚神情专注,似乎在思考着国家大事;还有的巡抚则显得沉稳内敛,给人以可靠之感。四人的形象栩栩如生,仿佛能够感受到他们身上散发的气息。

整幅油画充满了细节和色彩,背景中的宫廷建筑和装饰也增添了画面的庄严氛围。每一个笔触都细腻入微,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生动逼真。

崇祯皇帝对这幅油画非常满意,原本他希望自己的坐姿能够模仿《大明风华》中明英宗复辟时的造型,但遭到了亲信大臣们的反对。

任宝华也认为这种夸张的表情和动作不适合用于油画肖像,可能会影响画面的真实感和艺术感。最终,崇祯皇帝决定放弃这个想法,接受了大臣们的建议。

尽管如此,他仍然非常喜欢这幅油画,并下令将其悬挂在文华殿内,供所有内书堂的学生和前来进修的在职高级文武官员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