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特罗格电话机的拨号盘设计巧妙,用户通过旋转拨号盘产生的连续脉冲信号来代表不同的数字。每一个拨号数字都与特定数量的脉冲相对应,如拨“1”则输出一个短促的脉冲,“2”则产生两个连续脉冲,以此类推。这些脉冲信号沿着电话线路传输至交换机,交换机内集成的继电器和选择器依据脉冲序列准确辨识并连接目标电话号码。
跟斯特罗格电话机一起工作的交换机采用的是瑞典工程师阿尔瓦·贝里在1898年改进的纵横制接线器技术,这种接线器构造如同一个巨大的矩阵,其中每一根横线代表着一条接入用户(即外线),而纵线则代表着另一端的待接通用户(即内线)。
每当用户拨打电话时,拨号脉冲会触发交换机内的继电器和选择器,精准地对接相应横纵线,进而实现两部电话之间的电路互联。
元老院现在已经储备了较为丰富的铜资源,通过粮食铜贸易和食盐铜贸易积累了大量铜钱,这些铜钱就可以熔炼加工成优质的铜质双绞线作为电话线使用。由于天然橡胶仍在南美洲亚马逊的热带雨林了,穿越众们没法使用橡胶做屏蔽包裹材料,他们创造性地采用松香提炼出的树脂作为电线的绝缘层,而在机器内部,则利用了传统的油纸布实现绝缘效果。
对于跨越较长距离的通信需求,通讯委员会引入了李·德福雷斯特在1906年发明的真空三极管放大器技术。
这项技术能够有效放大铜质双绞线上微弱的电信号,从而使峡州地区与40公里之外的三峡老家也能建立起电话联系,甚至先进的人工智能小智也能借此线路向峡州区域传输重要信息。
电报通信相比于电话系统就简单得多。
电报通信,通讯委员会选择了马可尼在1895年研制的无线电报机作为基础设备。
通过改良技术,穿越众们增大了天线尺寸、提升了发射功率,使得电磁波能穿透大气层,经由电离层反射,实现超远距离的无线通讯,理论上电报机的通讯范围可以扩展至两千多公里开外。
为进一步提升电报通信的效率,他们将莫尔斯快机与无线电报机相结合,创造出一种具备自动发送和接收功能的高效电报设备。操作员只需通过键盘敲击长短符号,莫尔斯快机就能自动生成对应的电码信号并通过无线电传输。
接收端则配备了打印筒,可以自动将接收到的电码符号打印在纸带上,极大地缩短了原本人工抄收电报所需的时间,只需熟练掌握中文对应的摩斯电码,穿越众们便能轻松驾驭这一快捷通信方式。
上述这些通讯技术均出现在1900年前后,那个时候的电子元件制作之简陋,令人发指,元老院搞不定现在先进的电子器件,但是手搓那个时代的各种继电器、电磁阵列、真空管等等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莫尔斯快机上使用的电动机则是元老院使用磁化铁块替代永久磁铁,用铁丝绕制转子自制而成的,同理,发电机也可以用这种简单的方式制作。
与原时空的铜质转子、稀土永磁体制作的发电动机相比,元老院的这种手搓机器性能上落后得令人绝望,不过它们却成功填补了通讯领域的空白,通过简单放大后也可以填补动力领域的空白。
随着电话和电报机的广泛应用,穿越众们的远程通讯能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这对于周围的封建落后势力而言无疑是一场革命性的冲击。
借助这些先进的通讯技术,穿越众不仅能够迅速传播信息,也宣告着他们在信息时代的领先地位。
随着消息不胫而走,有关穿越众拥有的近乎“顺风耳”般的神奇通讯手段,必将很快传遍整个东亚,由此带来的商业驱动下的信息传递需求,几乎注定会被穿越众所垄断,进而会加快封建势力的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