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二章:鬻人(1 / 2)野火焚天首页

赤日当空无少闲,汗滴沃土安可歇。

手握千禾谁家粟,老小妻儿粥难足。

三眠蚕起食叶多,力尽筋疲不敢眠。

缫得寸缕新丝线,具是何人新罗衫?

提起发生在距今大约二十来年之前的那场,因为几乎席卷了整片广汉国土,而被广汉国的史官隐匿在史书一角之中的那场“太平之乱”。

大多数亲历者最先想到的,便是这首,由当时的“叛乱”首领,自号“大德贤师”的桂陵郡人张薄在“叛乱”之初为了“煽动”当地百姓而写出的小诗。

虽说在官军以及“玄灵仙门”的联合围剿之下,不过两年光景,这支一度拥众十数万,且有不少生活在广汉国中的玄门散修从中帮扶的叛军便很快被广汉朝廷彻底镇压。

然而,由于这场“叛乱”波及的范围实在太广,牵扯的人员实在过于众多的缘故。

除了这首只要不被那些“有心”之人“借题发挥”,便绝对惹不起什么大风大浪的小诗被广汉国主刘龑以“自警”为由,装模作样的“大度”留下之外。

在过去的二十来年之中,关于那场“叛乱”的一切,便都仿佛秋日里那终究会从树梢飘落的枯叶一般,就那么悄无声息的,晃晃悠悠的,一点一点的从广汉这片土地之上完全消去了踪迹......

而除了那些对于当年之事讳莫如深的“平叛”之人外,对于这场广汉朝廷为了除恶务尽而几乎将整个桂陵郡的百姓屠戮殆尽,以至于后来广汉朝廷为了恢复桂陵人口,而不得不从全国各地抽调百姓迁居、充实桂陵人口的“太平之乱”,在整个广汉国中,便一直无人敢提。

于是乎,在那场“叛乱”结束二十多年之后的今天。

当那些拼尽了全身的气力,却依旧只能落得个半饱的广汉农人在遭遇天灾,只能将手头那本就不多的,勉强能够换取些粮食来让自己一家不至于饿死的土地贱卖之时。

在这些百姓的口中发出的,也只会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于那些肯在这大灾之年,用比丰年低得多的多的田价,来将自己手中那本应作为一家生计之本的田亩“勉为其难”的吞入腹中的豪商大股,高官巨宦们的称颂之声......

而当那些因为失去了土地,而只能作为佃农,却在承受了非人的劳动之后只能换取两餐稀粥,几个馍馍的农人看清了自己的未来恐怕只能如同牛马一般,在对于“生”的渴望之下进行机械且无休无止的劳作直到生命消亡之后。

为了不让自己的血脉也如同自己一般,纵使精疲力竭,也不过只是得到了一个活下去的可能。

杀掉男婴留下女婴,似乎便成了这些农人最为“合适”的选择与无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