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9章 日理万机不如闲(1 / 2)魂穿汉灵帝:数说三国首页

公元189年5月28日,洛阳城,南宫嘉德殿

我没有去关注洛阳城里大米和蔡侯纸的价格。

这些都是有钱人的商品。

我让蹇硕派人去洛阳东市盯着小米、黄米和大豆的价格,只要这些廉价粮食别超过每石120钱,能兜住底就行。

小米能熬成小米粥,虽然不怎么耐饿,但是食用方便。

黄米饭和大豆蒸煮也方便,但是长期食用对肠胃都不好,尤其是大豆,吃多了还会放屁,一直是马匹的主粮。

只要这三种杂粮的价格不要超过每石120钱,老百姓就还还能吃饱饭,洛阳就不会出现混乱。

洛阳粮价不能高,粮食产区粮价不能低,管理国家真难。

鬻爵计划在进行,四方军区在建设。

儒学刑法已经颁布,屯粮也有周忠在跟着。

我一时间竟然有点无所事事。

闲来无事,就让尚书台送了一些最新的奏议过来。

结果看起来老费劲不说,看完之后更是一个头两个大。

东汉的行政管理是三公九卿郡县制,郡管着县,九卿管着郡县,三公管着九卿和郡县,皇帝管着全部人。

皇帝也是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哪怕是秦始皇嬴政、汉太祖刘邦这样的工作狂,一天最多也只能处理两三百份奏议。

奏议,即上奏后请求议论,多是某件事情下级做不了主,禀报给上级,请上级给个指导思想或处理意见的文书。

县级的奏议是郡级负责处理,郡级能处理的就直接将处理意见回复给县级,然后再逐级上报备案,以便上级纠错。

县级的奏议在郡级无法处理的,自然就需要上报到对应的九卿手上,由九卿处理,九卿也无法处理的就得上报给三公来处理,三公都做不了主的,就会上报到尚书台,让皇帝决定。

皇帝拿不准的,就只能廷议,最终还是皇帝来做主。

奏议无论是哪级提出来的,无论处理与否,最终都需要上报尚书台备案,以备纠错,这是皇权集中制的体现。

如果有处理结果的,那就是备查,皇帝不一定会看。

如果没有处理结果的,那就需要皇帝看一下,直接给个处理意见,或者留着廷议后再出意见也行。

这些没有处理结果的奏议,肯定都是三公处理不了的,自然都是棘手问题,或者跟皇帝有关,三公不敢做主。

今天一上午我就只看完了5个奏议。

每个奏议都是展开后长一尺、宽一尺的小型竹简,重量约100克,摊开放在手上查阅其实还挺方便。

竹简单片长一尺、宽半寸,20条竹片的顶端和尾端都在半寸处开了齿口,两根绢丝通过齿口将竹片固定,并成简。

每个竹简卷起来收纳,刚好能手握,做工很是精巧。

这些竹简都是尚方负责制作,然后再统一下发给百官作为奏议之用,每位三公九卿、郡县主管都至少有三份空白的奏议竹简在手,上报之后可以再领取空白的竹简备用。

单个奏议竹简只有20片。

按照奏议标准制式,首尾片为避免糊字,皆不许书写,其他片从齿口下来第二寸至第九寸,每寸可书写一字,那么单片只能写8个字,18片最多书写144个字。

东汉的文言文只有句读,没有标点符号。

我穿越前虽然是考古学的在读博士生,必修过文言文的句读,但是在保研的时候,为了赚钱供养其他兄弟姐妹上学,当时研究方向选了兵马俑修复,这样方便在读打工赚钱。

这样自然对句读学得不深入,只懂皮毛。

每个奏议虽然只有一百多字,但是读起来相当费劲。

这可比高考的文言文阅读题难多了。

奏议前一百字基本都是歌功颂德之类的话,我简单看下就直接略过,真正的问题都是在最后几十个字里简单交代下,详细的内容可能会在其他竹简来记载,这些详细记载事情的竹简就五花八门了,长一两米都有可能,奏议竹简主要是启奏。

我看的这五份奏议竹简中,其中一份是冀州刺史贾琮奏议可否派兵清剿太行山的黑山贼,剩余的四份都是跟太医院副院长张仲景有关,奏议外官不可在宫内夜宿,甚至一份还是曹操的奏议,很委婉的说张仲景这是扰乱国纪,其罪当诛。

我看见这些奏议自然是头大无比,派兵肯定是没兵的,并州边郡都快守不住了,哪里还有兵去围剿那么大的太行山脉。

至于说让张仲景出宫或者杀了他,那就更不可能了。

这样岂不是直接要了我的小命。

我只好默默将看过的奏议放在一旁,继续发扬以前汉灵帝的优良传统,不理政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些本该由皇帝处理的奏议,如果在皇帝这里没有处理意见,一般就是进入廷议环节,三公九卿一起谈论后,再由皇帝现场给个处理意见,但如果皇帝不召开廷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