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章:家乡的露天电影(1 / 2)记忆的纹章,迷途的足迹首页

已经有很多年不曾看到家乡的露天电影了,多想再搬着小凳子,在家乡那夜晚的街道上,挤进拥挤的人群看一场露天的电影啊!

只是这露天电影也和村庄中许多其它的事物一样,犹如小舟随时代的洪流漂走,突然就不见了踪影,让你只能在闲暇时寂静处细细的回味它的颜容。

我们的村庄地处豫北平原,在电影诞生的时候,它已经存在了几百年了!在那漫长的岁月中,它也在悄无声息的变化着:村庄渐渐的变大,街道渐渐的变长。

只是多少年来,村庄中始终是那样的平静,从早到晚,从过去到现在。人们的生活,也始终如一的在这种平静中向前延续着。直到有一天,电影来了,古老的村庄仿佛一下子就跨入了一个奇妙的时代。

听先辈们讲,开始时村中的电影都是村大队组织上演的。那时候的影片都是黑白的,像《地道战》、《地雷战》、《小兵张嘎》、《红色娘子军》、《白毛女》等。但即使如此,人们还是看得热情高涨,因为他们看到的是一道前所未有的风景吧!

电影来了!从此,那一条条古老的街道会在某一天的晚上变得不再平静,因为那里也绽开了电影那令人瞩目的面容。它吸引着全村的男女老少竞相前去“瞻仰”,使它成了村庄中人们的主要期盼。

只是我却不知道后来电影是如何与村庄中的一种古老风俗相结合,而形成了一种新的风俗——办事演电影的。

所谓办事演电影,就是每逢村里面有老人去世或为已故的人开办去世一周年、三周年的纪念活动时,总会有主人家的亲朋好友或同族中人送上几场电影,以示悼念。

也有逢人结婚、生孩子演电影的,但不常见。因而,在家乡也就有了专门以给周围各村“办事”的人家放映电影为业的人。

这样的事,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才有的。露天电影也因此开始了它在家乡的一段极其辉煌的岁月。

在放映电影的时候,演电影的师傅往往会开上一辆三轮车,车上装着放映器材与从乡里租来的影片拷贝,然后就在大街上搭起一面白色的影布,主人家再找来一张比较高大的桌子放在影布的前面并使它与影布保持好一定的距离,以在上面摆放放映机,然后大家就可以在吃完晚饭后津津有味的去观看电影了。

所以,到大街上去看电影就成了我记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后来母亲曾感慨的说:“别看现在就算把电影演在家门口也懒的去看了,但以前却是那样的想看!那么冷的天,也要给你们穿上厚棉衣,搬上凳子跑上老远去看。有时你们谁睡着了,散了电影之后还要一手抱着你们一手提着板凳回家……”母亲说的这一切我也清楚的记得,那个时候我还小,姐姐也小。

于是,往昔的一幕幕又在我脑海中连续不断的呈现了出来:大街上,放电影的师傅已经在众人的帮助下把扯影布的铁杆立了起来,面白色的影布也被慢慢的展开,最终被紧扯得平平整整的,然后他们就找地方拴用于固定铁杆的绳索。

一群小孩子在那里满怀喜悦的打听着:“都有什么片子?有武打片吗?武打片是‘刀打’的还是‘枪打’的?最好是刀打的!”

而后他们都匆匆忙忙的回家吃晚饭去了;有早早吃完了的就抱着板凳跑去占位子;还有的小朋友抱着凳子跑过去,把凳子放在某人身边嘱托他说:“这个位置你先帮我看着,我吃完了饭马上就过来,千万别让别人给抢去了。”

夜幕刚刚降临,影布的前面就挤满了黑压压的一大片人,后来者就只能往后排了。主人家正在请演电影的师傅吃饭,我们也只好焦急而耐心的等待着。

终于,桌子上放映机旁的电灯亮起来了,场中的小孩们都同时的一声欢呼,因为这证明电影马上就要开演了。

接着影布旁的音箱中也响起了“嚓、嚓”的声音;随后伴随着两声“喂、喂”的试音之后,便会听到有人对着麦克风致词,介绍演这场电影的缘由以及送电影的人员。

致词完了之后,一道耀眼的光影也就投射到了影布上,放电影的师傅调整好光影的角度后,再把影片拷贝安装在放映机上,电影便开演了。

随着第一幕影像投射到影布上,下面观众群中那嘈杂的场面也急速的安静了下来。偶尔间,还会看到有人举着板凳、椅子往人堆中挤,时不时的遮挡住了放映机的投影……

路边卖零食的小摊上亮着煤油灯,灯的外面扣着一口灯罩。要是能向父母要上几毛零钱,买上瓜子边看边嗑,那享受可就更好了!

而且,在电影场外还往往会伴随着不和谐的声音。总会在放映第二个片子的时候,就听到有人在议论着周边的什么什么地方有人在那打架了。

有的青年闻讯之后便会离开场地赶往前去。甚至有的时候事情闹大了,会听到有人借着电影的音响通知村里的大人们前去调停。

因为每个村子中都有一些好斗分子,他们总是借着某村中演电影或唱戏的机会前去滋事,去那里一显身手,好表现一下他们的“英雄气概”。于是,看电影时闻听到有人打架也成了我回忆中的一部分了。

那时候的我们真是太向往看电影了!为此,我们总是在打听着某某某逝世几周年的日期该到了吧,到时候最好能多演上几场电影。就连得知村里面又有人去世了,我们的第一反应也是:这下又能看上几场电影了。

甚至还拥有长远的目光:到了明年的这个时候——也就是他逝世一周年时,又能看上几场电影。为了能看上几场电影,好像等上一年的时光我们也是在所不辞的。

依那时的情形,我们好像只差为了能多看上几场电影而期盼着某位年事已高的老人早点归天了!哈哈……如今想来虽然觉得好笑,但在当时的乡村中,这可是我们能看到电影的最主要途径了。

有时实在耐不住寂寞了,我们还会跑到邻近的村中去看。几个人结成一伙,伴着夜色踏过村外的小路朝着周边村子里电影的声响处闻声而去。我们那里人口密集,村与村之间相距都很近,到邻村去看电影也是常有的事。

有时候,两家“办事”的日期挤到一块了,村中就会一个晚上两个地方同时上演电影。这也着实会令我们兴奋一下的,因为我们拥有了一个选择的余地。

我们可以进行一下比较,看哪一方上演的片子好我们就看哪一方的。到了那时,我们干脆也不搬凳子了,以方便在两个地方间来回走动。每逢此种情况,看电影的人群也会得到分流,每一个场地上的人都不似一般时候那样多了。

虽然我也目睹了露天电影的一段辉煌时光,但它有史以来最为宏大的一次场面我却未曾体会,那就是《少林寺》上映时。

我曾不止一次听到较我年长的人谈论起那次演电影时的盛况。他们说,当影片的拷贝传到了我们那里的时候,在各村之间简直就成了一个大的新闻。

这部片子在我们村也放映了一次,就在当时的老学校旁边。那一晚来了周围几个村的好多人,影布的前后都黑压压的人群爆满,有的人攀上了墙头,有的人爬到了树上。

他们都说,从时兴演电影至今,从没见过电影场上有那么多的人;影片也是他们有生以来看过的最为精彩的一部,紧张、宏大的武打场面让他们过足了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