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章 接触方案(1 / 2)宇宙没有生死首页

高进郁闷地摩挲着额头的凹痕,这是他带头拯救“伏羲号”指挥舰反物质爆炸危机时,不小心摔倒后留下的疤痕。

眼下,舰队管理层面对未知外星文明接触事件,需要重新确定“逐日号”的前出计划和人选。

经过讨论,原则上,“逐日号”将不使用人类船员,也不使用纯粹的人工智能机器人。

在顾及人类自主意识的情况下,最终的方案是——舰队先确定任务人选,由“女娲”以入选者为模板,复制出仿生人。

然后参照月球平叛任务的方法,使用“灵境”系统,将入选者与其仿生复制人进行神经网络连接,而后利用虫洞通讯技术,实时操控仿生人。

这样做,既能规避与外星舰队接触时可能面临的人类生命安全风险,又能以人类真实意志和行为模式与对方见面交流。

就算出现意外情况导致“握手计划”终止,这些仿生人依然能够借助虫洞通讯,在人类的控制下,继续按原定计划前出寻找宜居星球。

而且,“女娲”还私下告诉高进——考虑到前出的“逐日号”极有可能耗费几十甚至上百年的时间才会发现宜居星球,从而出现留在盘古舰队的人类真身离世的情况,她会提前克隆这些入选者以备不时之需。

依照此方案,“逐日号”需要进行全方位的改造,舰上原有的军事人员也需要重新考虑人事安排,整个舰队也需要动员并实施各种配套的科技和物资的准备工作。

高进在“女娲”的帮助下,显然不需要劳神费力地去安排各种繁琐的人和事,这个超级人工智能早就生成了完整的计划表和项目实施进度表,盘古舰队的高层也收到了各自的计划推进和重要节点监督方案。

但是,最关键的问题,“女娲”却没有代劳。

高进向她询问时,“女娲”只是巧妙地回答道——“这是人类自身将要面对的因果,应当由人类自主决策”。

这个关键问题就是——舰队决定先利用“烽火号”的技术能力与外星文明尝试建立联系,并且分析判断对方的意图。

行动方案明确过后,如何联系的具体方法,却要高进牵头的舰队高层来拿主意。

信息内容,也就是如何跟对方打这个宇宙文明间的第一声招呼,高进交给了星舰司匠童湖光去琢磨。

而外星人使用什么样的通讯设备,发送什么类型的通讯信号对方能够接收到并识别读取出来,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之前,“女娲”在其人工智能系统中推演出宇宙文明接触研判模型,原则性地向高进建议——以“向下兼容”的思路与对方联络。

其含义是——所有文明发展必然会经历发现并利用电的过程,因此,能够进行星际旅行的外星文明,绝对能理解比较初级的电波通讯技术。

为了做到这一点,舰队科学院建议以二进制为基础完成信息编码,然后,由“鲁班号”配合“烽火号”的需求,制造出针对性的宇宙无线电波收发装置。

而后该装置将被送到盘古舰队最前端的“朱雀号”武装护卫舰,将其连接至改造后的定向能武器,方可朝着对方舰队发射高能无线电波,并确保经过两光年的传播衰减后,依然能被对方清晰的接收到。

而电波中的信息被解析出来后的表现形式,诸位舰队高层同样以“向下兼容”的思想来思考。其他人一致认为图形化表达是最优解,童湖光形象地将其比喻为——“给外星人看小人书”。

但是高进认为事情没有这么简单,他提出一个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猜想——外星人没有眼睛怎么办,也就是他们感知和理解世界不是依靠视觉。

毕竟,以战前地球的生态来认知,自然界本就存在大量没有视觉的智慧生物,它们照样能进化出一定的智力和社群生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