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立刻领会,几步走了过来,弯腰扶起老者。
“老丈不必如此,家中下人护主心切,惊扰了老丈,还请老丈快快起来。”
朱标扶起了老者,顺手拍了拍他膝盖上的尘土。
“老丈,这般年岁亲自农耕着实辛苦。”
老者见贵人和气,慢慢的胆气恢复几分。
“贵人有所不知,小老儿三个儿子都死了。”
说完这句,老者眼神飘向了远方,回想起了多年前的一幕幕。
“长子至正九年被元庭官吏活活打死,小老儿哭告无门,老婆子也是那个时候哭瞎了一只眼睛。次子跟着洪武爷造元庭的反,想为他哥报仇,死在鄱阳湖。三子跟着徐大将军收复幽燕,死在了北平城下。”
常美荣听到这,心里难受的紧,深深的吸了两口气才压下去不适。一边的朱标和朱棣兄弟二人听完也是感概良多。
“老丈,您两个儿子战死,洪武爷给的抚恤您都拿到了吗?”
老者用脏兮兮的袖口,擦了擦红润的眼眶。
“次子的抚恤嫁两个闺女用光了。三子的抚恤,小老儿没要银钱,徐大将军可怜老汉,给了老汉这城外的几亩良田。儿媳身子弱,生娃落下病根,腿脚不方便。家中还有一个读书识字的孙儿,待他长大了,继承他爹爹的小旗官,这苦日子也算熬到头了。”
老者说到孙儿的时候,眼睛里充满希望,这一刻的苦累都是值得的。
常美荣听不下去了,满门忠烈过的如此凄惨。唯一的孙儿还是躲不过战场的命运,这一刻她准备改变这个孩子的命运。
心中有了想法,立刻行动起来。伸手从太子腰间摘下一枚玉佩递给老者。
“老丈,拿着这个玉佩随时可以到横塘边上的学院来,凭着这个玉佩您孙子可以读书做官,不必走他父亲的道路,您一家为了大明战死了两个儿子,对得起大明了。”
老者看着玉佩,迟迟不肯伸手接。这一看就是贵重的物品,凭白无故给了这么大恩情,纯朴的老者自觉受不起。他相信这贵人说的话,他也相信这贵人有能力让自己的孙子读书当官。
“贵人,这万万使不得。比起元庭,洪武爷对咱家够好了。孩子将来能子承父业,小老儿就知足了。”
半天没吱声的朱雄英从娘亲手中拿过玉佩,塞到老者手中。
“老爷爷,您就收下吧。先生曾说过,惇信明义,崇德报功。我一直不理解这个意思,今日所见我才懂了这个典故的意思。”
朱标见自己的儿子聪慧到如此程度,不禁的开怀大笑。
“老丈,您今日教会我孩儿一个典故,就凭这个你也务必收下玉佩,不要推脱了。”
老者见这一家子言辞诚恳,再推脱下去到显得自己矫情了。
“敢问贵人姓名?将来好让家中孙儿报答知遇之恩。”
田埂上,朱标“哈哈”一笑,伸手扶住想要跪拜的老者。
“我叫朱大,您孙儿将来忠君爱国,体恤百姓就能还了我的恩情。”
“救人!”
常美荣突然呼喝一声,吓了几人一跳,纷纷朝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去。
稍远处,一个四岁左右的女童,摇摇晃晃的跌入了田边的小河沟里。扑腾的着双手,想要抓住岸边的水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