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世代都是工匠,不管是修筑城墙,还是筑坝引水、挖掘煤炭,都是田见秀的长项!
……
没多久,田见秀就赶了过来。
他在河谷工地上熬了两天两夜,解决了水泥的配方问题,昨晚睡了整整一夜,总算是恢复了些许精神。
在听了王徵的讲述后,田见秀不由得精神一振。
没想到这老头进士出身,居然还懂这些“歪门邪道”、“雕虫小技”!
“如今天下大旱,树木存活极少,城中百姓取柴火,也极为不易,教主,若是能采集到足够多的煤炭,又解决炭中的恶灵,那这柴火之事,就不足为惧了!”
田见秀想到的第一件事,是用煤炭代替木柴。
第二件事嘛,就是用煤炭来大炼生铁!
在他心里,这天下,迟早都要姓李,因此“造反要从煤、铁抓起”,不过面对进士老爷,就不要说这些事了。
因此他只提柴火之事。
“说起这去除煤炭中的恶灵,老夫还是从一姓宋的小友那儿,得到的法子。”
王徵笑道,“长庚小友是江西奉新人,从万历四十三年起,每一届京师会试,他均与老夫同科,可惜时运不佳,均名落孙山。”
“我等闲来无事,就聊起燔石之学,他说道,可将煤炭碾成碎屑,用洁净黄土调水作饼,焚烧之时,门窗大开,便可安然无忧,无恶灵之患!”
田见秀抚掌赞叹道:“这宋长庚还真是奇才,居然能想到这种法子!敢问他大名如何称呼,若是这煤饼推广出去,我定将以宋先生的大名,来冠以此煤饼,让百姓们记住宋先生之恩德!”
古代的人,有姓、有名、有字、有号,比如王徵,字良甫,号葵心。
朋友之间,一般称字,这是规矩。
而要纪念某人,要么称名,要么称号。
比如王徵,要是创造出一种新式马车,那就可以叫徵(名)车,或者葵心(号)车。
王徵笑道:“宋小友名叫宋应星,字长庚,与其兄应升,并称奉新二宋,跟老夫一样,都喜爱钻研这些所谓的歪门邪道。”
宋应星?!
李轩总算听到一个熟悉的历史名人了。
中学教材里有啊,《天工开物》的作者,上了教材的人,那就是绝对的名人。
至于眼前的什么田见秀、王徵,没上教材,因此他听都没听过!
“那就称呼此煤饼为宋公饼,或者是应星饼,王老先生,你看可乎?”
古代的文人,都非常注重自己的名声。
这种以物载名、利国利民的方式,更是人人都盼望的好事,
王徵点头道:“那我修书一封给长庚小友,他定会感激你的。”
李轩插嘴问道:“王老先生,这位宋应星先生,可曾写过一本书,名曰《天工开物》?”
王徵想了想,摇头道:“老夫未曾听过,不过他去年来信时,曾说过,要撰写一本工匠之书,天工开物……这名字,挺好的,老夫写信时,可否建议他使用此名?”
李轩愣了一下。
你问我?
淦!
他突然反应过来,自己提了一个好名字,若是宋应星要用,那肯定要征求自己的意见,这就叫文人风骨。
自己居然“创造了中国科学史的一个重要书名”?
没想到啊,没想到!
“当然可以。”
李轩只好点头应是。
他的历史不好,不知道直到崇祯八年(1635年),宋应星当分宜县学教谕时,整天摸鱼,才写出了这本惊世巨著!
接下来,就没李轩什么事了。
田见秀和王徵这两个专业人士,完成了白水县境内七处煤脉的信息交接。
饮用水和燃料,是一个城市最重要的两类物质,缺一不可。
大灾之年,要想保持白水县城的稳定,要想源源不断地收割城中百姓的声望值,李轩就必须要维持城中的生活秩序。
光有食物,可不是万能的。
如今筑坝引水、挖煤取火两条路都趟出来了,他的心情也舒畅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