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武德三年,即公元620年,韶州府这座繁华的城市里,热闹非凡。宽阔的大街上,人流如织,商贩们纷纷摆出各式各样的货物,吆喝声、叫卖声此起彼伏。马车、轿子、行人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动的市井画卷。
在这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施甫祥悠然自得地行走着。他目光游移,时而看看这个摊位上的货物,时而望望那边的人群,似乎对这座城市的每一处都充满了好奇。施甫祥,韶州府城内人氏,是当地有名的秀才,此刻他正在为即将到来的武德三年秋闱考试做着最后的准备。
逛完大街后,施甫祥回到了家中,继续沉浸在书本中。此时距离秋闱考试还有四日的时间,他深知自己必须抓紧时间复习。于是,他加快了阅读的速度,希望能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地吸收更多的知识。
终于,八月初二日这天到来了。施甫祥早早地起床,穿戴好整洁的书生服,精神抖擞地前往韶州学宫参加秋闱考试。走进学宫,他递上了自己的准考证,经过衙役的仔细查验和搜身后,他顺利地进入了考场。
找到自己的座位后,施甫祥端正地坐下,等待着主考官将试卷发下来。不一会儿,试卷便传到了他的手中。他扫了一眼题目,不禁有些惊讶——原来这道题目要求写一首送别诗。不过,这对于才华横溢的施甫祥来说并不是难事。他迅速构思起诗句来,笔尖在纸上飞舞,不一会儿便完成了一首意境深远的送别诗。
交完试卷后,施甫祥离开了考场,回到了家中。三天后,当他在街上闲逛时,偶遇了一位从京城骑马而来的权臣——梁锐城。梁锐城询问施甫祥的家住何处,施甫祥恭敬地行礼并回答:“我就是施甫祥。”梁锐城下马后也向施甫祥行礼,并递给他一份圣旨:“原来您就是施甫祥,失敬失敬。这是您的圣旨,请收下吧!”
施甫祥接过圣旨,心中激动不已。他向梁锐城致谢后,目送着梁锐城骑着快马离开韶州府城,返回长安城。回到家中,他迫不及待地打开了圣旨,只见上面写着对他的任命和嘉奖。施甫祥感慨万分,他知道自己的努力和才华得到了认可,未来的道路将更加宽广。
经过漫长的等待,施甫祥终于打开了那封决定他命运的圣旨。他深吸一口气,目光紧紧盯着那金黄的绢布。然而,当他看清上面的内容时,不禁叹了口气,轻轻扶住了额头。
原来,圣旨上赫然写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施甫祥于本次秋闱之中,才情出众,勇夺状元之荣。朕深感其才华,特封施甫祥为同中书省平章事,兼任千牛卫尚书、刑部尚书、韶州知府以及曲江知县。朕命其即刻走马上任,不得有误。钦此。”这一连串的任命,无疑是对施甫祥才能的极高认可。
施甫祥愣了一会儿,仿佛从梦境中回过神来。他站起身,离开了韶州府城内那家熙熙攘攘的商铺门前。他的心中充满了激动与期待,同时也夹杂着些许的忧虑。
他穿过繁华的街道,步履匆匆地走向韶州府对面的曲江县衙。那是一座巍峨壮观的建筑,代表着权力的象征。施甫祥站在大门前,心中涌起一股豪情壮志,他知道自己即将开启一段崭新的旅程。
他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衣冠,然后坚定地向前走去。他知道,从今天开始,他将肩负起韶州百姓的期望和重托,为这片土地带来繁荣昌盛。
※※※※※※※※※※※※※※※※※※※※※※
在曲江县衙门口,守卫的衙役们横七竖八地躺在那里,仿佛一片狼藉。他们全然不顾身份,正沉浸在梦乡之中,鼾声如雷。
不久之后,施甫祥悄然出现,目睹了这一幕。他眼神中闪过一丝惊讶,但很快恢复平静。这位新任命的知县显然已经对这一切有所预料。
随后,施甫祥手持圣旨,步履坚定地走向曲江县衙的鸣冤鼓。他站定,深吸一口气,然后用力敲响了那面象征着公正与权力的鸣冤鼓。鼓声震天,回荡在县衙的每一个角落。
趴在大堂内原曲江知县桌案上的那位知县,被鼓声惊醒。他揉了揉朦胧的双眼,眉头紧锁,显然对这突如其来的鼓声感到不满。
他迅速从座位上站起来,威严地朝县衙大门外喊道:“宣击鼓人上堂!”他的声音充满了威严,回荡在空旷的大堂之中。
施甫祥听见喊声,手持圣旨,从容不迫地走进大堂。他的眼神坚定,步伐稳健,仿佛一位真正的父母官。
来到大堂门口,他深吸一口气,然后稳步走进大堂。他看见原曲江知县依然坐在主位上,神情严肃。
原曲江知县看见施甫祥后,眉头微皱,淡淡地问道:“你是谁,见了本官为何不跪?”他的语气中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施甫祥手持圣旨,微微躬身,对原曲江知县施了一礼,然后说道:“本官同中书省平章事兼千牛卫尚书兼刑部尚书兼韶州知府兼曲江知县施甫祥。”他的声音坚定而自信。
原曲江知县闻言,立刻从座位上站起来,对施甫祥施了一礼,说道:“原来是施大人,那即然这样,本官也就卸任了。”他的语气中透露出一种无奈和释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