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卷 凡俗 第二章 学塾(1 / 2)步步升凡首页

翌日,清晨。王元早早的起床,吃过早饭。在告别母亲之后便向学塾走去。

王氏学塾在王家镇的中心部分,靠近王家祠堂。

王氏学塾是王家镇上唯一的学塾,除了大元国的传统节日建元节、青玉节以及王家镇每年一次的祭祖之外,学塾都是上三天休息一天,昨日便是休息的一天。

王元出家门口向右走去,向左就是镇子口方向。向右走到一个十字路口,再向右转就是学塾方向。由于王家镇上很少有外来人士,镇上每日行走之人都是镇上的居民,安全方面基本上没什么问题,快九岁的王元这条路已经走过几百回了。很快王元就轻车熟路的来到了学塾门口。

“元哥,早啊”

刚到学塾门口,还未进门,一个和王元一般大的小胖子迎面走来。小胖子挥舞着有些肥胖的手臂和王元打着招呼。

“虎子,今天怎么这么早就来了啊”

小胖子叫王虎,是王元大伯王青云的儿子,比王元小上两个月,小胖子平时比较懒散,上学塾经常都是最后一个到。

“元哥,今天很早我就被娘亲叫起来了,我娘说先生说我经常迟到,以后再迟到就告诉我父亲,以后我可惨了,上学时都得早早起床”

王虎的有些畏惧的说到。

“好了,虎子。快点进去吧,以后每天早上早点起床,不要迟到了。”

“好吧,元哥”

小胖子有些垂头丧气的说到。

学塾是王家镇上最重要的地方之一,整体建筑是一个四合院,占地大约有方圆二十丈,四合院大门上方挂有“王氏学塾”四字牌匾。学院中有藏书阁、求学阁、午休阁以及膳食阁。虽说王家镇是偏僻贫苦之地,但是王氏在后代的培养上却不遗余力,在学塾中的衣食住行全都是镇子上最好的。

王氏族人以打猎为生,学塾不遗余力的培养王氏子弟读书,百年来却未曾听闻王氏子弟去青云县参加县试,这让镇上其余几姓族人颇为不解。有人曾问过王家人,王氏也未曾做出解释,只说是王氏祖训,自从王氏立族开始,便一直传承至今,从无间断。

王元和王虎来到求学阁的门前,此时已有不少孩童已经坐在求学阁里,王家镇上孩童不多,约莫二十四五人,求学阁中摆有二十多张小书桌,书桌摆有学习的书籍和笔墨纸砚等物品,每个孩童席地而坐在书桌旁的坐垫上。王元、王虎也找到自己的位置,席地而坐。大约过了盏茶时间,孩童们皆以到齐,等待学塾的先生到来。

一位身穿青色长衫,须发皆白,手拿戒尺的老人缓缓走来。让有些细言细语的求学阁,刹那间鸦雀无声。

此人便是王氏学塾的先生,名叫王敬之,王元应叫一声“敬之爷爷”,王敬之今年已经六十多岁了,和王元爷爷同一辈分,乃是王元爷爷的堂兄。年轻时离开王家镇到青云县生活,四十岁时突然孤身一人返乡,在王氏学塾授课,已有二十余年。

“先生好”

待王敬之走到授学台旁,所有孩童立刻起身,双手十指相对呈半握拳状,弯腰俯身行礼。

“嗯,坐下吧”

王敬之缓缓点头,然后席地而坐。

台下孩童听到王敬之的声音,也缓缓坐下。

“今日先抽查一下课文学习情况”

听到这话,台下的孩童大都如坐针毡,只有王元等少部分孩童气定神闲。

“王虎,你背诵一下《大元初学篇》第二章,第九节的内容”

王虎听到这话,顿时如丧考妣。转过头看着王元。

王元给了一个爱莫能助的眼神。

“是,先生”

小胖子只好硬着头皮,站起来。

“昔时贤文,诲汝谆谆,集韵增广,多见多闻,观今……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无古不成今……”

小胖子磕磕绊绊的背诵了几句,便低下头,不敢看向王敬之。

“无古不成今什么,怎么不继续背下去”

小胖子不敢搭话,任然低着头。

“哼!整日不好好学习,王氏族人中怎么有你这样的蠢材,等你爹回来,老夫必定让他好好收拾你”

“坐下吧”听到先生的话,王虎立马坐下来,缓缓的长处了一口气,今日总算没挨板子,但是又想到先生刚才所言,心里立马又提心掉胆起来。

“王元,你来接着王虎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