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六章 劳特累克与红磨坊(一)(2 / 2)读画记首页

蒙马特高地是劳特累克创作的灵感来源。劳特累克创作的作品是对巴黎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法国工业革命后巴黎社会世俗生活的写照,具有现实主义意义。

劳特累克创作的渊源要从巴黎的蒙马特高地说起,在19世纪的初期蒙马特高地周围还是一片村舍和风车环绕的乡村。后来这里因为房租和生活费比较便宜,逐渐成为穷画家、诗人、外国人和低收入者的聚集区。现在这里仍然是世界各国的艺术家聚居区。

从19世纪初至今,蒙马特高地聚集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流浪艺术家、作家和诗人,其中著名的艺术家有德加、梵高、劳特累克、西班牙的画家比加索、拉蒙卡萨、德兰、弗拉芒格和卢梭,保加利亚的巴斯金、诗人阿波利奈尔、诗人保罗.福尔、意大利画家莫迪利亚尼等人。

1885年劳特累克定居在蒙马特高地。1887年劳特累克把自己的画室搬到了杜尔拉克街拐弯处的格兰戈尔路的房子,紧挨着古比尔版画商店。

蒙马特高地可以说是十九世纪下半叶巴黎的娱乐区,特别是蒙马特高地红磨坊的歌舞表演更使得它成为巴黎夜生活的标志性娱乐场所。红磨坊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99年,这一年红磨坊酒吧在巴黎蒙马特地区开业,红磨坊里康康舞娘的康康舞表演让它的盛誉很快响遍整个欧洲。它所在的街区,一到夜晚整条街霓虹灯闪烁,耀眼的红光笼罩在红磨坊的建筑上,街道上更是人声喧闹,熙来攘往。来自世界各地的流浪艺术家在蒙马特高地的小酒馆、酒吧和咖啡店里聚会,谈论艺术,在蒙马特高地作画、卖艺。

劳特累克的艺术生涯与巴黎红磨坊的繁荣紧密相连,劳特累克长期生活在红磨坊中,他在红磨坊有一个固定的位置,他的这种做法深受德加的影响。在这里他观察红磨坊的场景和人物,进行创作。劳特累克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他以自己的视角描绘那些红磨坊中的女性以及她们的生活。他的作品中不仅描绘了那些贪婪的看客,嫖客的生活场景,还表现舞者、女伶和妓女等中下阶层人物的颓废的精神面貌,窘迫的生活,也表现了沙龙、咖啡店、夜总会和妓院众多的生活场面。劳特累克擅长人物画,表现人物内在的精神状态,他强调人物的生命力与写实感,他的作品具有现实主义的特征,反应了底层女性的生活状况。

1891年,劳特累克应“红磨坊”老板齐勒之邀设计一幅巨型海报,由此诞生了西方海报史上的不朽之作《红磨坊与拉·古吕小姐》,这是第一张现代意义上的海报作品。此后,劳特累克开始为蒙马特高地的小酒馆创作海报。

劳特累克那些描绘的红磨坊与小酒馆的大幅招贴上有三位他最钟情的谬斯女神。法国女歌手伊薇特·吉尔贝(Yvette Guilbert),梦幻舞者路易·福勒(Louis Weber)、康康舞皇后珍妮·阿弗莉(Jane Avr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