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小时候最喜欢过节日了,因为过节就意味着放假,意味着可以吃好吃的,玩儿好玩的,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在我们那个年代是美好的回忆,因为那个时候穷,条件不好,不是餐餐有肉。
我们家乡有个习俗,就是一到过节气就会去外公外婆家庆贺。我外公是一个很稳重慈祥的老人家,他对晚辈很是关爱,从来不会对我们发脾气。我小的时候,外公家里用的还是煤油灯,现在几乎已经看不到有人用这个来照明了。外婆则是那种一看见我们这些孩子就笑得合不拢嘴的老人,每次到外婆这里,她都会给一家人做好吃的。小时候最幸福的事就是带着弟弟妹妹一起去看望外公外婆,尤其到了节日里,家里就更热闹了,所有人聚集在一起,做一大桌子菜,吃完饭还可以去爬山,那场景真的承载的是童年的幸福。
一般,家里孩子过生日,对一家人来说也是很重要的事情。这虽不比过节,却甚是过节。在老家,小孩过1岁生日,3岁生日,12岁生日,家人都是要为孩子办酒席的。以前,人们大都会请当地的橱子来帮忙亲自下厨;现在时代进步了,大家的生活条件也变好了,会选择去酒楼包办酒席,通常是两顿酒宴。酒楼的菜也很齐全,应有尽有,用来招待客人挺漂亮的。当然,有的人家为了图热闹,偶尔也会请大厨来自己家里做宴席,大摆三天,把亲朋好友,乡里乡亲都接过来吃席,别有一番风味,人间烟火,很接地气。
我的父母也是打我小时候起就为我办了很多宴席。其中记忆深刻的一次就是我的12岁生日酒宴。那个时候我家还在农村住,家里距离镇上集市有十来里路,爸爸妈妈就亲自步行到集市上去买菜,然后用扁担挑着回来。买了很多菜,放了满满一屋子,尽管他们很累,但脸上却笑开了花。时至今日,我依然深深地记得那场生日宴办得很热闹,家里来了很多客人,好多人都来为我庆祝生日。人这一生,最应该感谢的就是自己的父母,因为他们总是默默地为自己的儿女付出,却不曾享受多少子女的回报。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很多人背井离乡,漂泊在外,长年不在老家也不能在自己的父母膝下尽孝,然而这也确属无奈,因为在外漂泊的人他们不仅是某个人的儿子女儿,也有可能是某人的父亲母亲,他们有自己的责任,肩上扛着整个家。过节不能回家,对很多人来说都是遗憾。现在虽然通讯方便,打电话,视频聊天司空见惯,但隔着屏幕和身临其境的回家,感觉还是差了很多。
小时候很傻,天天盼着长大,以为长大了就好了;直到后来长大了,才发觉这一生只有小时候才是最美好的时光。明天就是端午节了,虽然这个节日不能回家,但还是打算给家里打个电话问候家人,看一看家里的桌椅板凳,瞅一瞅那台老式的电视机,还有门前我自己亲手种的小树苗,不知道是不是又长高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