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章(1 / 2)坝河西首页

又到了周聪要评副教授的时候了。在过去的一年,周聪的成果又多增加了两篇文章,还有一篇和院长合作的英文论文正在准备的过程中。全院老师都认为周聪这次没有问题了,毕竟他的成果摆在这,而且第一次没有评上副教授就有点出人意料。无论是成果还是资历,他都比杨老师要更好一些,按理说是他应该评上副教授的。周聪也不敢怠慢,他通过儿子上学这件事已经知道了,职称不仅仅是工资涨一点,而是有很多没有明文规定但是又约定俗成的东西。比如,凭什么副高职称以上的孩子就能上实验班,而助教授的孩子就不行?副高职称的孩子天资就比助教授的孩子更高?为什么副教授或者教授就有资格带研究生,而讲师就不行?带研究生不应该按照学术水平来吗?或者由学生自由选择?他相信如果由学生自由选择,肯定有很多学生都会选择他来当导师,因为跟着他学习能做出来真正的成果,而且在研究的道路上少走弯路。不少已经拿到教授职称的导师完全就是不学无术啊,自己都没有做出过像样的文章,怎么能指导学生呢?

有一次他和他的导师聊天,说起这个制度的不合理之处。导师开玩笑说,如果学生自由选择,周聪如果是讲师他还真未必能招到研究生报考。学生也要综合考虑导师的声誉、学术水平和社会地位。如果导师的声誉很高,比如在行业内很有名望,社会职务较多,即使学术水平差一点,报考他的学生也不会少,因为学生毕业之后在找工作时能得到很多切实的帮助。导师就举了一个例子,他说周聪的学术研究水平比他本人要高,而他本人又比院长的学术水平要高。但是,在每年学生在考研选择导师时,院长总是学生的第一选择。每年院长都要挑挑拣拣,拒绝掉相当多的学生。这些学生才会来选择别的导师。这还是在他们学校排名很高的情况下都是如此。如果在一个普通的高校,即使导师有水平,导师招不到研究生也是很正常的,学生可能都没有考虑过要去报考这些普通的高校。

周聪也似乎明白了这一点。他在想怎么才能尽快拿到副教授,包括以后的教授职称。他太太比他还积极,天天都催促他去院长、系主任办公室串串门。按照他太太的原话,现在好不容易请院长帮过儿子上学,这是私事,这也说明周聪和院长已经有点私交了。院长又在和周聪合作论文,这都已经超越了简单的私事了,这既是全院的公事,又说明周聪和院长之间有了真正的合作关系了。周聪和院长就不再是简单的上下级关系了,周聪已经是院长的人了,这是很多人打着灯笼也找不到的。他催促周聪要趁热打铁,多和院长拉近距离,多和院长合作论文,做好院长的学术助手,如果院长发展得好,那周聪也不会吃亏。

周聪是个随遇而安的人,他不想和任何人有太亲近的关系,只想保持工作关系,信奉君子之交淡如水,因此不少人会觉得他有些疏远。经过儿子上学这件事之后,他也开始质疑之前的想法。再加上他太太天天在他耳边叨叨,使得他无比心烦,他甚至有些怀疑,这份工作有意义吗?做的研究有价值吗?家庭还有意义吗?他很苦闷,但是他谁也不会说,周聪没有什么事情都和别人倾诉的习惯。他认为一遇到点事就找人倾诉,简直和祥林嫂一样。

苦闷归苦闷,现在确实是自己被扼住了命运的咽喉。就拿和院长合作的这篇文章来说吧,院长虽然在模型上没有任何贡献,但是院长手头有数据,这些数据也是花钱调研来的。院长有经费去搜集这些数据,可周聪想都不敢想从哪里去找经费搜集这些数据。如果院长不把数据拿出来,周聪的论文就只是一个理论假设,最多发在国内的顶刊或者国外的第三档次的期刊上。但是,理论假设和数据匹配上了之后,这份研究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就能发表在第二层次的期刊或者细分领域的顶刊上了。在和院长合作之前,这就像两条道上的人,院长有资源去搜集昂贵的数据,但是在理论模型上做不出来成果。而周聪能在理论上提出假设、推到模型,但是没有资源去获得一手调研数据来验证这些假设。如果没有验证,周聪的理论工作和期刊上发表的大量的理论文章一样,可能就是为了发表而做的毫无价值的工作。每年各种经济金融类期刊发表的文章都属于这类毫无价值的理论文章,用无病呻吟来形容比较合适。周聪的研究即使有价值,但是如果没有别人来做实证检验的话,他的研究也会被淹没在这浩如烟海的文献中。

和院长变得熟络之后,周聪发现院长也没有那么难打交道,也就是一个普通的半老老头。他现在也是有事没事往院长办公室跑一趟,就是聊聊文章的进展,听听院长的建议,也聊聊他现在在研究的课题。院长很多时候都说,很羡慕周聪有这么多时间来进行学术研究,他的大量时间都花在行政事务上来,把他的学术研究都耽误了,他也希望仅仅靠着文章走天下,院长的任期是有限的,而文章的生命是无穷的。周聪现在也很上道了,知道他之前文章也不少,但是就是拿不到副教授职称,这说明无限的生命在有限的任期内可能也是不值一提的。周聪都知道不少年轻有为的学者在迟迟拿不到职称之后被迫转行,甚至都离开了学术行业。他不想这种悲剧在他身上重演。他连忙赞扬院长为学院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好像如果没有院长,学院就不会有今天的成就。还说院长对经济学问题的洞察力是超一流的,他把自己定义为裱糊匠,只会搞搞模型,但是需要有洞察力的合作者来提升研究的层次。会搞模型的人很多,但是有原创想法的人却很稀缺,放眼全球都是这样的一个情况。院长就是这样的具有洞察力的原创性人才。他表示以后要好好多向院长请教,协助院长把院长极具价值的洞察力转化成研究成果,为学术界作出贡献,也为学院学术地位的提升作出贡献。

周聪把评副教授的表格填好了之后,反复确认。周聪太太也是来回检查,连每一个错别字都不放过。她要确保万无一失,她承受不起再一次落选了。她倒不是担心周聪,而是担心周聪没评上副教授对她儿子的负面影响。评上副教授之后收入也会高一点,至少在给儿子报辅导班的时候也不用太抠抠索索的,可以请更好的一对一辅导,这样孩子的成长也会更快一点。当然,她也忿忿不平,周聪在研究生阶段就早慧,全院都知道周聪是一个难得的人才。结果毕业这么多年了,他有的同学早都拿到了副教授职称了,虽然学校稍差一点,但是也是副教授啊。副教授听起来还是比助教授更好听,她走出去也能腰板更硬一点。拿到副教授就是有铁饭碗的人了,助教授就是大家口中的青椒,青椒就是学术民工啊,干最累的活,拿最少的钱,而且是谁都可以呼来喝去的。

估摸着快出考评结果了,院长又叫周聪去他办公室。进去了之后,院长照例请周聪坐下,开始和周聪拉家常,比如孩子适应得怎么样了,对学院有什么建议,对院长本人有什么看法。周聪一听,心顿时慌了,但是还是强作镇静,对院长一通夸,并说以后要多多努力,多听听院长的教导,要努力把院长的洞察力转换成论文,为学院增加荣誉。院长笑呵呵地拍了一下周聪的后背说,他十分看好周聪,周聪虽然没有留学背景,但是紧跟学术前沿,为本院争了气,因为周聪研究生就在学院读的,这也说明学院的教育质量是很高的,是具有国际水准的。周聪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只是本能地觉得是不是今年又被毙了。他试探性问院长,副教授申请材料是否还需要补充资料。院长这才哈哈大笑,说他都忘了告诉周聪这个好消息了,周聪的副教授职称没有任何争议地通过了。他还说如果这次如果还不让周聪通过,他都要去找学校了。周聪听到这才终于松了一口气,思路也一下打开了,反应顿时敏捷了很多,这个好消息简直就是大脑的肾上腺素啊。人的大脑是非常复杂的器官,就像很多战斗机一样,动力强大,但是却需要用电机来启动它。评上副教授这个好消息明显就是这个电机,一下就打开了周聪的大脑,滔滔不绝地说着感谢院长的话。事后,周聪回到了自己办公室之后,回想起之前刚才的话,觉得客套话也不过如此嘛,这有什么,他也能说嘛。他也回想起自己说过的非常不着边际的表扬,现在想想就脸红,但是院长都没有脸红,又有什么呢。当时说的很自然,听的也很自然。他对自己都有全新的认识了。

院长还给周聪透露了一个消息,那就是如果现在正在合作的这篇文章能在国外发表的话,院长就会帮周聪争取破格晋升正教授的机会。周聪知道,院长能这么讲,那他就肯定能做到。因此,下面就需要他全力来修改这篇文论,并且做好投稿事宜。

得到副教授已经评上了消息之后,周聪到了下午想起来了给他太太发了一条微信,告诉了她这个结果。她太太也很高兴,问他几点下班,晚上做几个好菜庆祝庆祝。周聪说周末再庆祝吧,他晚上还要找人谈谈事情。

周聪把这个消息也告诉了他的导师,导师也祝贺了周聪,表示周聪是他教过的最优秀的学生。周聪也想找人分享这个信息,他想到已经有好久没有见到成舟了,就问问成舟喝不喝一杯。成舟一听到周聪的消息,赶紧让周聪去他的四合院,请阿姨好好准备几道精致的菜品,晚上和周聪喝一杯。

到了成舟的四合院,成舟看到几个穿着职业装的男女进进出出,来听成舟的指示,他一时竟有些恍惚。成舟就短短时间没见就蜕变成了一个大老板了,这些年轻男女的外形都非常好,周聪天天在学校接触的都是一群知识分子。这些知识分子要么不修边幅,要么穿着朴素一看就是知识分子,要么就极其油腻,没有一点知识分子样子,完全就是一个小包工头样子。像这样精神干练的职业装年轻人,周聪见得很少,只在电视上见过,周聪判断成舟非常成功了,应该都是成功企业家了。

阿姨做了好几道精致的菜肴,就周聪和成舟两人,小成也自觉离开了。两人是同学多年,而且毕业之后在BJ见的次数也不多,周聪总是忙于做研究,他认为只有文章才是他在这个城市立足的前提条件。再加上周聪这人本来就不喜欢参加正式聚会,在聚会场合上的吹捧让他感觉到虚伪,尴尬。而成舟和马梁来往更多,他们相互帮忙,站台,成舟俨然就是BJ这座城市的主人,和三教九流之人都能打成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