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 韩信攻齐胜又大败楚将龙且竟要称“王”(2 / 2)俗人俗聊史记话外话首页

既然韩信不重利,那就从情从忠信方面断了他的念想。

接着,蒯通双着重强调了三点:一刘邦与韩信的感情和忠信不可靠,例举了身边的人张耳与陈馀之间由亲密无间,到都想置对方于死地;二兔死狗烹;三功高震主。“夫势在人臣之位而有震主之威,名高天下,窃为足下危之。”

韩信有些动摇,说让他考虑考虑。

蒯通不可能错过这相机会,过了几天又劝说韩信:“夫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也。时乎时,不再来。”功业很难成功而容易失败,机会很难遇到而容易失去。时机啊时机,失去了就不会再来。

不能再犹豫不决了呀,时机难遇,也容易失去呀!

韩信相信自己有这么的功勋,刘邦终究不会把他的齐国夺去的。犹疑不定,终不忍背叛。蒯通知道将来有一天刘邦会找他算账,装疯去避祸了。

既然定了,就决心干。韩信和汉王刘邦共同与项羽进行了垓下之战。项羽一死,刘邦乘韩信毫无准备,夺去了他军权。过了一段时间,改封韩信齐王为楚王。

一切都如蒯通预言一样。

太史公没大写特写垓下之战,一笔带过。但这不能影响韩信最终进阶兵仙之位。

现下流行凡人修仙之类的小说,韩信这是活脱脱地凡人修仙传。只不过“兵仙”是后人对韩信作为杰出军事家的尊称,仅仅是军事家,俗话就是会带兵,仅此而矣。

小说主人公修仙成功,完美收官,也就剧终了,但历史终究是历史,必须写到死。寿终,暴毙,处斩不重要,人没了从某种意义讲,影响不存在了,潜在在危险消除了。

当初,韩信最自信刘邦不会夺去他打下来的齐国地盘,但刘邦夺其军权之快,换其封地之迅,肯定出乎韩信意料。

刘邦已向韩信发出警示信息。

物极必反,水满则溢。

能共患难,不能共富贵。

韩信回到曾经的出发地楚国,谢了漂母千金;给了南昌亭长百钱;封了辱其劣少武官。至此,韩信人设圆满。

身在楚地的韩信,虽然没有了军权,但必定有自己的地盘,有自己的根据地,起事是很容易的。所以韩信始终是刘邦的一块心病。

此时的君臣关系如同玻璃一样,一碰就碎。

怕什么来什么。刘邦记恨的钟离眛,曾是项羽得力干将,与刘邦交手时,屡败刘邦。项羽死后,钟离眛投奔了韩信。汉王六年,有人打报告,说楚王韩信造反。

刘邦也是怕什么来什么。整日担心韩信反目,又夺军权又换封地,但该来的还是来了。

韩信是兵仙,来硬的胜负难料,只能智取。于是,刘邦召告各路诸侯要巡视,南方有个云梦泽,通知各诸侯到陈地相会。起初韩信没觉察异样,直到刘邦到楚国边境,韩信才觉得不对,这可能是个陷阱,于是想起兵造反,但又想自己没有什么罪过,想亲自见刘邦,又怕被捉去。

看来之前蒯通说过话,韩信都记在心里了,感觉一点一点地在应验。或许是心理暗示效果。

人一旦被勾起某种念想,或被种下了某意念,如同在心中埋下一颗种子,遇到合适的温度湿度,必定生根发芽。

这时候有人献计韩信,让他带着钟离眛人头去见刘邦,肯定没事。

韩信信了,于是以商议公事为名把钟离眛骗过来了。钟离眛也不是傻子,见机说刘邦之所以不敢攻打楚国,是因为他在楚国,他死,韩信也会死的。韩信不听他的,又破口大骂韩信不是一个讲仁义道德的人,拔剑自刎了。

韩信在处理君臣关系上,真是如履薄冰,有风吹就草动,丝毫看不见一点谋略思维。

韩信带着钟离眛的人头到陈地见了刘邦。

韩信如了刘邦的愿,但刘邦没有如他的愿,直接把韩信捆绑了起来。

韩信说真像人家说的,兔死狗烹。刘邦说有人告他造反。

回到洛阳后,赦免了韩信的罪,封他为淮阴侯。

韩信真假造反已不重要,重要是刘邦采用陈平计策已把一只猛虎剪掉了爪牙,又放到自己身边困住了它。

刘邦再一次向韩信发出了警示信息。

韩信视自己是一只困兽,犹斗只是时间问题。

韩信呀,韩信,你自己现在是什么处境?安安稳稳躺在功劳簿就行了,较穷苦之时已功成名就了,学有所成,功有所用,锦衣玉食,不是成功人士吗?不是已实现当初人生抱负了吗?忍胯下之辱,一路搏命不是为了今天吗?

刘邦辜负了他,位不配他的功。负面情绪已充满了他头脑,再做出一些出格的事,再说出一些出格的话,也就不足为怪了。

自己迷了方向,步步陷进去,达到一定程度,也就离死不远了。

自己把自己作死了。关键到死自己都不知道。可悲!

站在刘邦角度考虑,韩信你一再二再而三打胜仗,一路封官至赵相国,就剩下封王还有点吸引力,最后一战打败项羽封你王也不迟呀。

好在刘邦身边谋士众多,劝刘邦再着急也的分时候,正是用人之际,况且韩信是唯一一条路,别无他法,稳住韩信是当务之急。

张良、陈平在旁边暗中踩了刘邦一脚,小声给刘邦说:“汉方不利,宁能禁信之王乎?不如因而立,善遇之,使自为守。不然,变生。”目前汉军处境不利,怎么能阻止韩信称王呢?不如趁机册立他为王,很好地对待他,让他自己镇守齐国。不然,可能发生变乱。

刘邦一听,也觉悟过来了,将计就计,接着骂道:大丈夫既然平定了诸侯,要做就做真王才对,干什么请求做假王呢?

于是,韩信趁人之危得逞,被封齐王。

被人用刀架脖子上封王,刘邦肯定心中不爽!

韩信也就当齐王爽了几年,后被降为淮阴侯直至他死。

刘邦满足了韩信,封齐王的同时,征调他的部队来打楚国。

要糖给糖了,就看你听话不听了!

汉楚对峙。韩信去与不去,是一个战略性的问题。因为韩信的决定直接决定双方的命运,更是决定了汉家江山的走向,冥冥之中也注定了韩信自己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