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元宁带着张乔一行从严秀才处离开后,又继续沿街巡视灾情。益州数十年来不曾遇到如此大的暴雪,道路阻断,一些人家不能出去寻事做,一日不做工,家里一日无米下炊,一家人都如严秀才一般断了粮。眼下见暴雪已住,能寻事做的人家便急急寻事做去,一时间寻不到事做的,便只能求助亲戚好友,或者找到坊间里正,求些米粮权且供一家子度日。还有些无处求粮的,便舍了面子,带着幼儿在路边乞讨。一路走来,但见沿街行乞之人越来越多。元宁巡视了大半日,把情况摸得差不多清楚了,便急急赶去刺史府,向公孙玉禀明了此次暴雪的情况:“启禀刺史大人,此次暴雪益州数十年不遇,房倒屋塌,牲畜死亡众多,不少坊民无米下锅,只得沿街乞讨。益州尚且如此,益州附近城镇村庄恐更甚。还望大人早做安排,迟了恐流民生变。”
公孙玉郑重点头。公孙玉领兵多年,此前经历过数次流民变乱,早先扬州大旱,流民四野,卖妻鬻子,徐敬业便趁此犯上作乱,以勤王救国、支持皇嗣李显复位为名,集结大军十万,号召天下声讨女皇。圣上遣梁郡公李孝逸、魏元忠统兵征讨,所幸徐敬业不思成就帝王大业,偏安一隅,最后兵败被杀,才未能天下大乱。公孙玉深知问题的严重性,便问道:“杨长史有何良策?径直道来。”
元宁让公孙玉屏退左右,方拱手答道:“回禀大人,于近处,救人为第一要务,恳请大人派一堆兵丁协助百姓清理倒塌的房屋,救出被埋之人,送至医馆救治。另则,不少百姓因大雪断了生计,两日下来腹中饥饿,心怀怨怼,两下相加,变乱是迟早的事。还望大人能速速打开官仓放粮,赈济百姓。组织城中富户在城外设粥棚,为灾民施粥。于长远处,放粮施粥不过一时之计,断不可长久。益州官仓能有多少粮?富户也断无力一直施粥。即便朝廷发放了赈灾粮,待到得我益州,恐仅余十之二三,解不了这一冬不论,如今地冻三尺,蜀地稻米无法耐寒,倒伏无数,来年开春不仅百姓无米下炊,便是各府衙也难以征收皇粮。如此一来,一恐流民作乱,二忧府库虚空,三则吐蕃干布、范阳燕氏一早便对我天府益州虎视眈眈,若趁虚而入,我等难以兼顾,益州必失,到时刺史大人何以自处?”
公孙玉听罢,冷汗直窜背脊,急急起身离座,拱手道:“长史既已剖明厉害,想来已有破解之法。还往长史不吝赐教。”
元宁忙侧身避过公孙玉这一礼,连道:“不敢。大人,吐蕃地处高原,四季寒冷,其青稞、荞麦极为耐寒,不若遣下官赴吐蕃面见吐蕃王,一来从吐蕃借些良种,发放给农户。熬过这冬春两季,便可早日恢复往日耕种。二来吐蕃王年事已高,其子塔西向来与我大唐不睦,不时骚扰我大唐边境,近来下官听闻吐蕃王沉疴日久,塔西已蠢蠢欲动,下官正好以借粮为由,探探虚实。”
太祖时,天下方定,吐蕃趁大唐立国未稳,时时遣骑兵来犯我边境,掳掠粮草布帛。到了本朝,因先帝送了文成公主去吐蕃和亲,双方维持了二十余年的和平。眼下,与吐蕃王干布和亲的金城公主早已仙逝,只留下一位幼子次仁,天资聪颖,吐蕃王爱如珍宝。但岁月荏苒,一向主和的吐蕃王年纪大了,对部族的控制大不如前,而他原来的王后所出大王子塔西却是个鹰派,趁吐蕃王年迈精力不济,一面在朝内扩大自己的势力,一面加紧训练军队,对大唐与吐蕃接壤的西关虎视眈眈。在这个时候出使吐蕃着实危险。
公孙玉道:“吐蕃王干布虽有心与我大唐交好,奈何其子塔西狼子野心,且为人阴险狡诈,对我西关垂涎已久。现在去找吐蕃求粮种,我担心塔西会从中作乱。”
元宁上前一步道:“吐蕃王虽式微,但仍有部族各族长拥戴。明面上塔西不敢。我们只需防着他暗地里捣鬼就行。下官愿替刺史大人分忧,前往吐蕃求粮。”
公孙玉闻言心下感动,却道:“不可不可。杨长史虽初来益州,但已是我左膀右臂,老夫不可让你有所闪失。”
元宁道:“杨穆感激大人知遇之恩,愿出使吐蕃求粮为大人分忧。况为益州百姓生计乃长史职责所在。下官定当倍加谨慎,与塔西周旋。”
公孙玉沉吟半晌,终是同意了:“好。吐蕃虎狼之地,我派一队人马随你前去。长史万万小心。”
元宁道:“大人不可。吐蕃与我大唐暗地里剑拔弩张,加之吐蕃朝中情势不明,派过多人马前往势必会引起对方警觉,下官只带上礼官,备上厚礼即可。西关乃回益州必经之路,吐蕃极易设伏,惟望大人拨一队人马在西关接应下官。”
公孙玉虽觉有风险,舍不得元宁,但此刻也无更好的办法,便照元宁所说行事。先是派出一众兵丁协助受灾的百姓清理倒塌的房屋,疏通道路,恢复秩序。又组织各家医馆,救治受伤的百姓。号召益州的富户乡绅在城外设粥棚,为灾民施粥,官仓也设了施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