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五章 先搞空调(2 / 2)重燃1983:谁让他当厂长的首页

前几天林阳让肖主任招人,那是一下子就招齐了。别说一百人,一千人的话上面同样能给你瞬间安排过来。

可人是招过来了,很多工人目前用不上,留了一部分在工厂里打下手,剩余的全部拉到外山去砍柴了。

毕竟齿轮的组合,还需要其他齿轮厂把齿轮按照要求生产出来。然后这边才按照要求组装发货,工人才用的上。

而现在天阳机械厂有钱了,自然是要继续升级设备,要生产汽车,发动机是核心中的核心。就跟人类的心脏一样,没有一个好的发动机带来一切动力,其他方面都是扯淡。

这样说吧,有一个发动机,随便给林阳几个轮子,再配合一些齿轮组装,链条履带什么的,就能跑起来。

要生产一辆好车,自然是要生产好的发动机。可说实话,发动机部件太多,结构嘛,复不复杂得看人。林阳是觉得发动机结构不复杂,因为懂行的人,知道每一种部件的用途,就会自然的记住哪些结构的搭配和作用。

但不懂行的人,拆开发动机,光那些各种部件的组合都能把头看大来。

林阳本来是没打算升级发动机的,可这个年代的车用发动机,让他这稍微有点组装完美强迫症的人,实在不想使用。

体积大,内耗高。同样大小的发动机,林阳都能用在飞行器上了。因此必须重新设计发动机,得体积小,动力强,油耗还低。

甚至涡轮增压器林阳都打算用上,涡轮增压,就是利用发动机的排气来带动涡轮转动,提供新的动力。这算是一种辅助动力,因为汽车行驶不够快,排气量小,没有多少气压,涡轮增压器就没什么用。

不懂行的人,卖车的人最多告诉你,车子开到多少码以上,同样的公里会更省油一些。而且涡轮增压一般都是在排放量大的车子上安置。

所以林阳打算在年底之前,把生产发动机机组的设备弄出来。之前采购了的一些配件,再添加采购一些部件,就能用的上了。

比如原始的冲压机,在林阳眼里根本没用,速度慢不说。不是熟练的车床操作工,产品很容易冲压的不合格。而且完全是依靠电机为动力,耗电量太大。

升级后的冲压机,林阳虽然无法做到数码操控,达到无比精准。但有高级技术工人调好设备后,也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这也是为什么说科技越发达,工人越没有用的原因。林阳要是会数控技术,那些所谓的七八级技术工在他这里都要下岗了。而现在,他升级完设备后,除了招几个高级的车工根据需求调设备,那些所谓几级工,在他这里都没什么用。

以前的工人,一开始要学徒,然后转正,再一级一级的考技术证。每一级对应每一级的工资。但林阳这边,以后工人按一下开关,产品就出来了。流水线生产,工人根本不需要什么技术。

林阳和宋可进入工厂,现在工厂还没自己需要正式生产的产品,所以每天都是等林阳过来,听从他的指挥安排。

而厂房比较大,又是在山腰上,这该死的气温,每个人都是穿的厚厚的。

要是工厂有很多机器在运作,工厂处于正常开工状态。很多设备的电机正常发热,都能把厂里的温度升起来,起码不会这样冷。

厂里的办公室,都有火盆,木炭取火。在很多单位的冬天,都可以看见一些人,喝着茶,看着报纸,还烤着火。但在北方没有地暖和空调的情况下,在办公室不弄个火盆,根本没办法办公。

至于说南方的冬天没这样冷,为什么也这样。当然是有享受的东西,不能厚此薄彼呀。

这季节,说不定南方很多清闲点的单位,不光是有木炭烤火,上班时间打毛衣,还有人会带几个红薯考着吃呢。甚至把门一关,斗地主打牌消遣时间。

“他娘的,反正升级设备要弄压缩机。干脆把空调搞出来,自己设计的汽车,肯定也是要装汽车空调的。搞出空调,自己先给自己家里装上,省的回到家就离不开炕头。去你娘的,自己是国营企业,空调生产出来,强行让地方单位给我消化了,都不用去市场卖。市场经济那是对私企说的,老子国营企业,国家所有单位都是我的市场。谁他娘的跟你讲市场。”

在工厂现场,林阳依然带着帽子在跟一些技术工人讲解如何设备升级,不需要他们全懂。每个人负责一些部件就行,但现在的设备铁疙瘩,就跟冰块一样。干活不带手套,能直接把手给冻伤了。

工厂里就几台简单的设备在生产一些市场目前买不到,或者能买到也要定制的配件。机器发出来的热温,一散出来就凉了。厂房大,几台机器散热对寒冷的厂房起不了多少作用,起码得几十台一起运行。

林阳有点受不了这样的天气了,他受不了这寒冷的苦。想着升级设备离不开压缩机的升级,而空调可比发动机简单多了,有压缩机,电机和一些东西。最多采购一些制冷液,也就可以了。

(星期五了,新的一周快嘎了,我也快嘎了,求各种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