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走路之后,宝宝最喜欢的游戏莫过于挖挖了,拿着他的小铲子、小钉耙和挖沙桶,去公园挖土或者挖沙,那都是格外沉醉的。
不过,沙坑所处位置在公园中心,距离我们停车的位置有个四五百米的距离,平常都是娃爸直接抱到沙坑跟前然后放下来玩儿,我觉得那样小家伙没啥运动量,于是建议自己带着娃慢慢走到沙坑去。于是就开启了我娃的各种S型行进路线,偶尔还会往回折,经常还跑树下去刨一手土不走,还得连哄带骗,才能让他回归“正途”,最终在一块“宝石”的帮助下,和小娃娃做妈妈丢宝宝追宝石的游戏,才终于把宝宝引到了沙坑前,开始他的挖挖游戏!从公园南门到沙坑用时20+分钟,当时我感叹最多的是,难怪有的人一生一事无成,大概就是所谓的巨婴思维:
1、不会使用工具?,做什么事都本能的习惯使用双手,例如,挖沙。
2、目标不够明确,只有目标在5m内时,才能直奔目标,否则都是瞎溜达,走走玩玩儿,各种反复,能走对方向,也只是运气。
可是,过了几天再想起此事时,又改变了想法。谁说宝宝这一路瞎溜达就毫无收获呢,人生当中目标固然重要,可生命注重的不就是过程么,如果他在路上的溜达和玩耍是幸福和快乐的,那么我们真的不必执拗于去沙坑挖沙这个目标。虽然去“挖挖”也是他出门前就提出的,但我们也要允许孩子中间被他认为的更好玩的事物吸引,因为父母必须搞清楚,我们出行的目标是什么?孩子的开心快乐,晒太阳补钙、有益眼睛,和有一定活动量,如果我们看中的是身心健康的这些内容。那就不要被浅层目标“去沙坑挖沙”迷了双眼,一直催促孩子去做这个表面目标,而影响了孩子的情绪和亲子关系。所以说,做父母后,更需要学习透过现象看本质,也更需要学会有的放矢只抓主要的事。
未来成长的路还很长很长,妈妈作为学生会继续跟着宝宝好好修习人生的智慧。
活在这个世界上久了,心灵和精神上的很多东西都已蒙尘,幸得有你,唤醒了妈妈身上与生俱来的一些特质,开悟伊始,感恩宝宝的身教与提点。
感恩有你,让妈妈成为更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