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4章 俭之论(2 / 2)魂穿大明,我从西南打到东北首页

官员俸禄太低,反而会使得许多的官员走上贪腐。

而严苛的酷刑,又会使得这部分走上贪腐的官员大贪特贪,毕竟反正是一个死,贪一百两是死,贪一万两也是死,那为何不贪一万两呢?

如此一来,大明官员中,要么就是大贪的贪官,要么就是连家人都养不活的清官。

但清官毕竟是少数,如此也造成了大明朝廷,贪官丛生的局面。”

原本严谨只是想考察一下赵华今日的课业,却没想到赵华能说出如此有深度的思考。

于是严谨继续问道,“那在你看来,应当如何才能解决大明的问题啊?”

“回老师的话,学生并不知道如何解决大明的问题。

刚刚的看法也是我父亲以前与我说的。

此外,我父亲认为并不应该一味的节俭,而应该是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人,不同的地区,宣扬不同的社会风气。”

“噢,那我可要好好的听一听陛下的高见,赵华你继续说。”

“在我父亲看来,一味的节俭并不是好事。

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最大限度的花钱,才是对整个社会最有利的行为。

在父亲看来,花钱,或者是被我父亲称为的消费。

事实上是在促进社会的经济。

就例如我父亲喜爱吃桃,特别是陕西秦安县的桃子,我父亲尤为喜爱。

一颗上好的陕西秦安县桃子,在秦安县不过几铜币。

但送到了重庆,我父亲一块银元只能买上几斤的秦安桃子。

在这个过程中,表面上看,我父亲十分的奢靡,要知道一块银元,可是许多百姓几个月的工钱。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原本一颗秦安县的桃子从成熟到被人吃下。

如果不离开秦安当地的话,就只有果农以及小贩受益。

但这颗桃子被运到了重庆,收益的人就变成了果农,当地的商贩,运货的人,中间开客栈的人,镖师,重庆的商贩这一大群的人。

原本依靠桃子,只能养活两个家庭,可是这样一来,就可以养活数个家庭。这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

赵华的这一番话,让严谨一时间有些反应不过来,但他也没有发现赵华逻辑的漏洞,于是只能保持沉默。

而赵华在见到严谨保持沉默之后,继续说道,“在我父亲看来,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是因为在秦安县的桃子,一斤只值几铜币,几铜币就是桃子在整个流通过程中产生的价值。

但到了重庆的秦安县桃子,几斤变成了一块银元,流通的过程也增加了许多,它的价值自然也就变成一块银元。

一银元能养活的人,自然是比几铜钱养活的人多的。

但这个过程必须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整个过程必须没有权力的参与。

是所有百姓都认可,都收益的一个过程。

例如,若是送到我父亲手中的桃子,不是买的,而是各级官员下令上贡的。

那就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了。

总之在我父亲看来,对于有钱的人或是地区,政府应当鼓励他们消费。

对于一般的人以及地方,政府应当鼓励他们发展生产。

只有对于穷的人以及地方,政府才应当鼓励他们节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