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个比方,假如在生日派对上,收到了好友送的礼物。
普通人的第一反应肯定是开心自己能被人惦记;但是回避型往往在收礼的同时,脑海中就上演了一出关于「回礼该送什么的内心大戏了。他们觉得无条件的好反而是负担,急于想要通过回报来减轻自己的「负罪感」,但又因为不擅长做决定而常常陷入纠结的境界。
所以,在和回避型相处的过程中,明确表达出自己的需求是极其重要的一件事。
倾向于对伴侣做出负面的评价
回避型更倾向于对伴侣做出负面评价,也会很容易挑对方的刺。即使恋人给了他们支持、温暖和关爱,他们依然毫不留情地对恋人加以贬损。
这种行为模式的根源在于:回避型很难相信稳定的亲密感。当他们感受到恋人真切的关怀时,要么视而不见,要么贬低恋人关心的价值,以便使自己保持心理平衡,继续排斥亲密关系。
回避型依恋模式的成因
回避型依恋的形成,不仅仅与幼年时的成长环境有很大的关联,同时还与社会经历有关。
社会经历是根据每个人不同的人生轨迹所产生差异的,主要指的是人生遭遇过重大的挫折、感情经历过重大的背叛等,都有可能诱发回避型依恋的形成。
幼年时的成长环境主要指的是回避的原生家庭。在婴幼儿时期表现出的回避型,往往都是因为被无视或长期处于关心不足的环境所导致的。
在某种程度上,如果曾经经历过一段被关爱的时期,而后面这份关爱消失了,也有可能诱发回避型的形成。这种情况,以离异重组家庭居多。
当然如果能够出现一个代替缺失方的人来表达对他们的关爱的话,那他们心目中「不再渴求被爱」与「过度渴求被爱」的部分就会发生混合。
这样一来,成为「回避型依恋」的概率会更高一些。另外还有一种情况是,父母很尽力给予了照顾,但是由于父母自身属于不稳定的依恋类型,所以也会让孩子呈现出不稳定的依恋类型。
当回避型的需求被及时给予的时候,他们心目中才会产生安全感,才能慢慢形成稳定的依恋关系,最后还有一类原生家庭的影响,也是导致回避型成因的关键。
那就是完全不顾本人的意愿,父母单方面地强迫给予照顾和期待。稳定的依恋关系,是需要当本人有需求时,被给予应答性反馈的基础上,才能形成的。
但是如果本人并没有需求,却被强行干涉的话,这等于就是无视了「应答性」的原则。这样一来,给予回应的一方也就不再是回避型的「安全基地」了。
如果是动物的话,也许只需要基于「应答性反馈」就足够了,但是我们是情感高度发达的人类,我们对于反馈有着更高的需求,那就是「共鸣式反馈。
共鸣指的是:不单单能够给予反馈,还要能够体谅当事人的心情。当他们感到悲伤时给予理解;当他们感到快乐时,给予强化,而非「泼冷水」。
即使回应方这么做是出于「为你好」的善意,但是对于回避型来说,只是在错误的时机做出的多余的行为。
他们会觉得自己的个体独立性受到了伤害,只能感受到痛苦和违和感。
虽说是善意,但最终变成了近似「虐待」的感觉,而这种「善意的虐待」,在近几年回避型的成因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无条件的偏爱”不是成年人健康的情感模式,哪怕在亲子关系中,都显得过界了。真正“无条件的偏爱”只存在于母体的子宫里,胚胎被完全包裹住、供养着,也被吞噬着。人又不是巨婴,离开毫无生存能力的婴儿阶段后,就不应该要求“无条件的偏爱”,既极端又过分理想化,不利于个人成长,更是对关系的双方都没有好处。
回避型细分为疏离型和恐惧型。前者表面上对情感需求不高,在婴幼儿时期就对抚养者的来去态度冷淡,但实际上是存在焦虑的生理反应的;后者有需求却害怕被抛弃,难以对抚养者的来去作出符合当下的情感反应。
但无论是哪种,回避型在成长过程中,大概率都遭受了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情感暴力,本质上并不了解自己与他人的爱,也没有学会正确且恰当地表达爱。
因此,他们在亲密关系中出现了一堆奇葩反应:感受不到自己有爱的需求,所以极其淡漠;状态好时很热情,状态不好时想“一个人静静”;要求伴侣纯粹、无条件、高强度的爱,并认为只有这样才是“真爱”……
这些需求都是不合理、不可持续的,他们在潜意识里不断循环失败的情感经验剧本,一遍遍通过这些行为去证明:你看,亲密关系就是很危险的——他们在苛刻地要求“理想的爱”,这显然又是在回避“真实的爱”。
假设伴侣真的去配合他们的需求,那么就被同样卷入了泥潭之中,两人纠缠着越来越远离正确的情感模式。
其实,伴侣们真正应该做的是,站稳自己的位置,然后拉他们一把,告诉他们:真正的爱是有边界感的,你有你的需求,我有我的需求,我们是平等而成熟的两方,我不一定能全然地接受你、无私地为你奉献,但我依旧是爱你的。感受爱与表达爱并不危险,哪怕有一天我不爱你了,我也不会伤害你。
接受和包容他们展现出来的反复无常的回避拉扯,并且要敏锐地感知到,这是他们潜意识的不安和恐惧在作祟,他们在重复由过往经历构成的不健康的情感剧本,并没有在针对你;
同时,明确自己的原则与边界,做你自己,不要过分去纵容他们,也不要一再委屈自己,不被他们别扭的要求带着跑;在这基础上,可以用温和有分寸的沟通方式,逐步与他们探讨他们行为背后的成因,将他们的恐惧与不安去意识化,然后逐个打通他们的心结。一切的心理问题,就像在黑暗中化脓的伤口,都必须先暴露在阳光与空气中,再挑破它,才有重新处理、包扎、痊愈的可能。
不过这个阶段是不能强求的。如果他们完全不觉得自己有问题,也不愿意作出改变,那么无论外界怎么去试图帮助他们,都是无用功。你永远没有办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遇到这种回避型,如果你觉得被消耗了,离开就好。
健康的爱,是“你”和“我”两个个体,带着各自的自我与边界、私心与取舍,相互配合、平衡平等地成为“我们”。我可以迁就你的节奏,让你慢慢从那个“回避”的小房子里出来,给你提供稳定而坚定的情感支持,但这是有原则的,我不会无条件迎合你,
你必须自己打开那扇门。其实这也是,绝对安全型的亲密关系模式,对于焦虑型来说,也同样适用。总之,带领他们“重走童年路”,重新建立正确的认知的过程是很漫长的。毕竟,回避型们用学习能力最强的十几二十年来养成的习惯,怎么可能一天两天就改变呢?亦师亦友亦恋人,但不要像父母。
如果他们要求“父母过界的爱”,拒绝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