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正是因为汝南郡的这种特殊情况,黄巾军余党,以及里面的一些盗匪流寇,也都聚集于汝南郡,占据城池。
《三国演义》里面,刘备在丢了徐州之后,就是在汝南聚集人马再次起事的。
只是这次,士颂要提前去占据这块特别的地盘了。
而被士颂看中的地盘,正好便是黄巾贼余党们的势力范围。
领头的两人,正是历史上响应刘备的号召,在官渡之战时,袭击曹操后方的刘辟和龚都。
而关于他们的历史记录也有些矛盾,让这一块的地区的局面,显得越发的混乱。
《三国志》里面关于汝南黄巾贼的记录,有两段。
第一段是,建安元年的时候:汝南、颍川黄巾贼何仪、刘辟、龚都、黄邵、何曼等,众各数万,初应袁术,又附孙坚。二月,太祖进军讨破之,斩辟、邵等,仪及其众皆降。
说是这些人投靠袁术孙坚,占据地方,被曹操击败,刘辟黄邵等人都被杀了。
但是同样是《三国志》,建安五年八月,刘辟又出现了。
“汝南降贼刘辟等叛应绍,略许下。绍使刘备助辟,公使曹仁击破之。”
说是在建安五年,官渡大战的时候,刘辟这些人在刘备的蛊惑下偷袭曹操,被曹仁击败,而刘备也就是借着这一场汝南大败,进入了荆州投靠刘表,占据新野,三顾茅庐求卧龙,转变了自己的人生命运。
在士颂所在的这个时空,曹操在建安元年的时候,也南征过一次,打击过这些黄巾军。
只是那一次,黄巾军的损失没有如历史上那么大,毕竟现在,士颂的势力不小,他们跑到汝南郡和荆州交界处,曹操派出扫荡他们的曹洪,并没有把他们逼得太急。
只要他们承认曹操的中央朝廷权威,表示愿意听命朝廷中央,便没有再和他们计较太多。
至于如何对付这些黄巾军余党,士颂想来想去,还是准备先去和他们“洽谈”看看。
若是能直接招安,那是最好,可以免动刀兵。
若是刘辟龚都等人不同意,自己也不介意拿着黄巾贼的人头,去朝廷邀功。
这次对抗曹操,在荆北的各支部队都有折损,现在不方便继续调这些部队去威慑黄巾贼。
所以,士颂从武陵调来了一支特殊的部队,那就是五溪蛮营,沙摩柯所部的五千人。
由他们担任护卫,保护自己的使者顾徽,前去汝南,面见刘辟。
其实士颂心中还有一丝犹豫的,在上次关中派卫闻和西凉军谈判,结果直接被西凉军给斩了,作为最早跟着自己起兵的谋士,士颂不想让顾徽身陷险地。
但现在蒋干在益州和庞羲周旋,根本回不来,自己手下中能言善辩的人,就数顾徽了。
历史上的刘辟和龚都,因为把汝南献给了刘备,成功洗白自己的身份,让他们的历史评价还不错。
但是士颂都在这个时代生活了这么多年了,历史上的评价,和现实真人有出入这种基本概念,还是有的。
黄巾军出身的人里面,鱼龙混杂,良莠不齐。
士颂没有见过刘辟和龚都,探子收集的情报也不完善,所以士颂再三吩咐沙摩柯,一定要保护好顾徽的安全。
而沙摩柯也拍着胸脯保证,一定不会让顾徽少一根毛,士颂这才让他们前往汝南。
就在顾徽和沙摩柯离开襄阳的同时,朝廷的使者,或者说曹操的使者,来了。
来的勉强还算是士颂的老熟人——董昭。
士颂对这个人的印象十分不好,不论是历史上,还是自己这个时空中,他董昭都是一心一意帮助曹操控制中央朝廷。
历史上的他,更是帮助曹操进封魏王,在曹丕继位后,更是上蹿下跳,积极帮助曹丕篡汉的先锋。
所以在曹丕篡汉后,他一直都是曹魏朝廷的重臣。
就是这样一个人,当年自己起兵勤王时,却大言不惭地给汉献帝说我士颂是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徒。
说我士颂是第二个董卓,坚决反对士颂入关。
结果他自己,却暗中帮曹操打通关系,策划带着皇帝迁都。
每当士颂想起这些,自己都觉得讽刺。这世界,不论是在什么年代,都有这种小人,明明自己在做见不得人的坏事,却非要贼喊捉贼,污蔑他人以让自己获利。
也不知道是谁给他的勇气,居然敢来荆州。
士颂有意给这人难堪,直接让廖立带着马良,潘濬两个年轻谋士去迎接他。
这三人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这三人,都是经历过关中惨败的三人,当年惨败而归后,士颂有总结过原因,而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曹操在朝廷中央的内应,阻碍了荆州军入关的时机。
若是士颂可以在起兵勤王的第一时间入关,后面曹操根本就没有抢夺献帝的机会,更别说会让荆州军元气大伤了。
而曹操在朝廷最大的内应,就是这个董昭。
这次董昭顶着朝廷使者的身份来荆州,其实更是想要表达,他来荆州宣读的圣旨,其实是曹操的意思。
“且看他曹操,葫芦里面卖的是什么药了。”
士颂的眼皮不停地跳动,预感到这个董昭,只怕又不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