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杰想北伐,非常想,想得朱媺娖都为之侧目。
这老流寇转性了?
朱媺娖捧着碗勺子,咬掉半个汤圆,看着货真价实想要为南明朝廷保住这一亩三分地的高杰,实在不知道该用什么态度去面对他。
北伐之前的高杰,那自然没什么好说了,该打压打压,为了江北百姓努力压制住他的气焰,让他少屠俩城。
可要北伐的高杰呢?
他的死实在是太黑色幽默了,历史上其实很少有从淮河流域直接打穿南军的,如果不是高杰自己内部生变,北伐到北京这事别想,但至少也会少出一堆新鞑子。
还能趁机收编部分大顺军,尤其是进攻江淮的这一支大顺军偏师。别觉不可能,潼关决战失败和湖广溃逃对大顺的影响非常大,成功把大顺打回流寇,大顺的招牌也就此开始烂掉。历史上真有大顺军在这种尴尬情况下反水投降高杰余部,投降的还是高杰死以后的余部。
现在高杰部哪怕高杰躺在病床上,也还在吞并许定国余部,并努力截断李际遇的降清之路。
高杰出兵的动机就是李际遇降清、多铎孟津渡河,河南府、洛阳失陷。
李际遇是河南的义兵领袖,也是左右横跳的人物,曾经在接受明军诏安以后,给李自成明军的消息。这当然不是他心向起义军,不过是两面下注罢了。
崇祯十六年闰十一月,李际遇接受朝廷的委派,任河南总兵,镇守洛阳,抗击清兵。
指望他多么努力抗清是见鬼,果不其然,“即将所据一府、二州、十二县、大小山寨千余,兵二十七万赍书来降”。
朱媺娖当然不信李际遇能有二十七万人,有二十七万人朱媺娖帮他把弘光踹下来,位子给他坐。
可他的背叛,也带走了河南大城,十三朝古都,洛阳。
高杰的打算是,如果兵力充沛就抢洛阳试试,不行的话,就尝试扼守虎牢关,这些在高杰的奏章里写得清清楚楚。地势险要不比兵法谋略差,就和李自成的陕西一样,你无论在战场上怎么奇计百出,也要想办法过潼关。
高杰口中的北伐也是根据时势变动,崇祯十七年七月之前,高杰还忙着抢地盘抢银子抢女人,直到史可法到来,被高杰关在扬州一个叫福缘庵的地方接近一月。
民间从不缺奇人,听说有发国难财,但还真头一次听说有发官难财的。借着史可法被关在这里的东风,这个地方的住持借此时机大发横财,“福缘庵僧德宗为时推重,难民避入,剃发坐尺地须八十金。”
这是谈迁的记载,谈迁就是明末人,他的记载还是比较靠谱。
南明史料里记述这个僧德宗的事还真不少,直到金声桓都还有他戏份,你说神奇不神奇,搞不好又是一个黑衣宰相再营业。
随后这位僧德宗和高杰一番畅谈,结果把高杰劝得改邪归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