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姥姥离开后100天内(2)(2 / 2)孩子的死亡教育首页

可是姥姥离开了,带走了妈妈灵魂里属于姥姥的那一部分。其实疗愈也是让灵魂再度完整,重新构建和姥姥的关系。姥姥由活在妈妈身边,变成活在妈妈心里。

在最崩溃的时候,妈妈有一次甚至后悔,为什么当时在医院,不让姥姥坚持到最后一秒?在医院能拖几天也是好的。

医生说最好情况是植物人。植物人也可以,至少妈妈可以抱抱姥姥。不想管姥姥植物人是否痛苦了,妈妈就想抱姥姥。

但是这种想法仅仅是一转念而已,太自私了。怎么能为了抱姥姥,让姥姥承受那么大的痛苦。再说姥姥已经维持不了基本的生命体征。

妈妈的这个想法真是邪恶。即便痛死,如果再选一次,妈妈在县医院就会放姥姥走。

那段时间妈妈还带姥爷一起做了体检,让舅舅也做了体检。几个月下来,妈妈担心姥爷的身体,也担心自己的身体。

看着儿子们花一样的笑脸,妈妈一定要保护好这具肉体。心死了,也要支棱起这具肉体。好在体检结果没什么大问题,妈妈又带姥爷去省中医院调理了一下。妈妈希望姥爷平稳渡过急性哀伤期。妈妈已经没有妈妈了,不能再没有爸爸了。

在医院,妈妈看着姥爷的背影,心脏揪着疼。妈妈很长一段时间不能看姥爷的背影。一看到就流泪。

以前姥爷身边总是跟着一个矮矮的活泼的姥姥。现在姥爷的背影形单影只,透着说不出来的孤独和凄凉。半年后看到才好点,虽然看着还是难过,但是至少能忍着眼泪了。

虽然妈妈已经尽力对姥爷好了,但还是能感到姥爷的孤独。妈妈理解了,老伴的陪伴不是妈妈和舅舅身为孩子能给的。

姥爷说有人提议他将来找个老伴,妈妈听了很难过,不愿意任何人在姥姥的位置上,但是看着半死不活的姥爷,妈妈还是同意了。

在这种艰难时刻,妈妈要先想尽办法给予姥爷一些希望,顺利渡过急性哀伤期。

姥姥和姥爷一起四十年,感情特别好。可是无论当初感情多么的好,灵魂多么的契合,姥爷的肉体还需要在这世间渡下去。

姥姥是个豁达的人,也希望有个人能照顾姥爷吧,妈妈也希望。但是妈妈能接受的也只能是老伴,不是谁的妈。能和姥爷搭个伴,我们彼此礼貌尊重就可以了。

姥爷的退休工资足以支撑两个人的生活。姥姥还留了点钱,普通人家,也没多少。姥爷说姥姥留的钱不会动,妈妈和舅舅也不会动,给姥爷留着。

在妈妈心里,那不是钱,是姥姥省吃俭用留下的毕生心血。在这一点上,舅舅和妈妈想法一致。

希望姥爷可以活得随心一些,不要在乎世俗的眼光。这个世界本就没有感同身受。像封建社会守寡一生的女子,虽然受到了世人的赞赏,自己却孤苦一生,有何意义?

儿子们,如果将来妈妈走在爸爸前面,尽量让爸爸找一个老伴。爸爸只需要和妈妈在一起时对婚姻忠诚就够了。妈妈爱爸爸,爱你们,只希望你们开心。人老后,一个人的日子太孤单了。如果世俗眼光和自己亲人的幸福相冲突。要选择亲人的幸福,不需要为别人的评价付出那么大的代价。

儿子们,爸爸是个不善言辞,情感很厚重的人。爸爸一般不会对亲人提要求,但是不代表爸爸没有需求。如果妈妈走在爸爸前面,儿子们要多察觉爸爸的需求,照顾好爸爸,爸爸为这个家付出了很多。儿子们,不要怕,谁都要离开,好好过完自己的日子,我们就又见面了。

姥爷16岁没了妈妈,25岁没了爸爸,在61岁又没了爱人,这一生已经非常不容易。妈妈只希望到了姥爷临终那天,回想自己的一生,虽然命运坎坷,但能感觉到满满的爱。

完美向来是不存在的,成年人的世界更是这样。妈妈只能在对姥姥的爱和姥爷的现实生活中努力平衡。既要保全姥姥的尊严和这个家的位置,又要姥爷生活得舒服一点。

无论如何有一点是确定的,不管时间过去多久,姥姥在妈妈心里的位置永远不会变,谁也取代不了。

在这段时间,妈妈还去做了一段时间志愿者,但不在以前妈妈带儿子们做志愿者的机构。妈妈不想见到熟人,所以去了一个陌生的机构。

那个机构每天给一些基层辛苦工作的人送餐,例如环卫工,交警,孤寡老人。志愿者之间都不问彼此的私事,大家都只是默默帮厨做饭。

成年人,各有各的苦。最后一天做志愿者的时候和一名志愿者聊起来,发现他和妈妈是同乡,后来妈妈就不再去了。妈妈心里害怕别人提起“有关妈妈”的话题。没有防备得提起,就像强行揭开心里的一道疤。妈妈还没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