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 记忆中的杨顺(1 / 2)普通的我踏出校园,依可逆袭首页

2014年,14岁初中毕业的杨顺因七门课程只考了 180分,在中考分流上被刷了下来,只能选择去中专或者直接下学。杨母认为孩子太小,现在去社会打拼,既辛苦又会让孩子失去童年。尽管家里贫穷,但加上国家的扶贫政策,读中专费用不高,还会有贫困生补助,杨顺顺利选择了继续读书。

在中专读书的几年里,杨顺和其他孩子一样玩闹。因家庭贫困,他害怕被欺负,会主动迎合别人。别人打游戏,他也跟着打;别人玩什么,他也跟着玩。上课时间,他不是玩手机,就是看小说。在这个阶段,杨顺可以说是毫无作为。当然,这只是旁观者的角度。现在的杨顺无法责怪什么,毕竟那个时期的小杨顺又能做什么呢?

16年四月份的某一天,杨父吃饭的手突然有些抖,隐约的手上的烟都握不住,这个时候杨顺并没有意识到什么,反而觉得自己经历的不公都是杨父导致的,平常只要不听话,就会被杨父打骂,现在身体得病了吧,不行了吧!或许是青春期的叛逆,这些话,杨顺不仅在心里想,更是在整个家庭吃饭的时。在杨母,和杨顺的姐姐都情绪低落,想着如何面对家庭可能面对的危机时,张口就说了出来,最后更是甩出:动不了才好呢,这就是活该!杨父却出奇的,没有说话。只是眼神无光的看着自己这个还在成长的孩子,或许这一刻,他的内心是失望吧,十六年的养育,换来的却只是这样回答。

杨父对杨顺在天赋相关的事情上要求不高,比如学习成绩。但对于品格和性格,杨父要求异常严格。杨顺在儿童时期因此怨恨父亲的苛刻。多年后,杨顺凭借独特的眼光和思维方式抓住时代机遇,才明白正是杨父的教诲使他有了翻身的机会。

2016年的七月初,杨父的身体状况愈发糟糕。他的左腿行动变得异常艰难,每迈出一步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仿佛腿上绑着沉重的铅块。而他的左手臂则更为严重,整个手臂已经完全失去了反应,无法动弹,仿佛变成了一条无用的假肢。这让杨父的日常生活受到了极大的影响,连最基本的自理能力都逐渐丧失。

到了七月末,杨顺的姐姐杨田已经放假回到家中。她看着父亲日益恶化的病情,心急如焚。经过深思熟虑后,她决定联系老家的亲戚,寻求他们的帮助和建议。亲戚们得知情况后纷纷出谋划策,其中一个相对有威望且任职教书的姨姐提出:尽快带杨父回老家安排全面的检查和治疗。姨姐认为,如果有什么问题,老家的医疗资源相对充足,可以得到更好的救治;而且,老家的医疗保险报销比例也会更高一些,这样可以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这个建议让杨田和杨顺姐弟俩看到了一丝希望,于是听从姨姐的建议,抓紧让父亲回了老家。

16年七月初,杨父的左腿行动已有些艰难,左手臂更是整个已经完全失去了反应。七月末,已经放假回来的杨顺姐姐杨田联系了老家的亲戚,被亲戚中相对有威望任职教书的姨姐建议,抓紧回老家安排检查治疗。有什么问题,老家治疗医保报销比例会更高一些。

而杨母则由一开始的顺便帮着杨父收废品干灵活,一边做饭照顾孩子到现在彻底的担起整个家庭的责任。特别是确诊为重度脑梗的报告从医院传出来时,因为病情的不确定性,杨母不仅缩减了平常的开销,也在废品回收上更加的卖力,本来几毛钱一斤差价才会做的工作,现在一斤能赚一毛钱也干,有时候甚至为了多赚那几分钱差价也要忙活到半夜。杨母每天都要在回收站和家里来回跑,她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缓解家庭经济压力。然而,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由于长期过度劳累,杨母的身体也逐渐出现了问题。她经常感到头晕目眩,但她不敢去看医生,怕花钱。